人命 (2/3)
“这都和离三年多了,他也三十来岁奔四十的人了,怎么就还是这么不懂事儿呢。当初我和你爹就是厚着脸皮求韩家同意的这桩婚事,你二哥对不起卫国公,我们也痛痛快快同意了他们和离。难道往后还要我们再腆着脸求卫国公和他再续前缘?”
文皎一声儿也不敢言语,听白夫人抱怨了大半个时辰的苏文哲,从他这回的不着调一直说到他五岁上树掏鸟窝三岁祸害了苏尚书最爱的一块墨。
那些什么“如此对两家是最好的”“水满则溢”的大道理,文皎一句也没说。
娘心里苦闷,等她走了,说不定还要再劝解爹,也不好和大儿子大儿媳妇抱怨二儿子,有她在身边听娘说话,娘心里也好受些。
再说了,能说出口的不高兴其实没那么可怕,最可怕的是听完了心里憋着不说,那这气就生大了。
白夫人嘴上不停,要润嗓子自然要喝茶。文皎觑着白夫人茶杯空了,不用丫头动手,自己就给添满,以图让白夫人抱怨得顺畅如意。
等马上要到午饭的时辰,白夫人才回忆完了苏文哲从出生到现在三十四年犯下的事儿,终于顺了气。
她一扭头,见文皎老老实实低眉顺眼的坐在那儿,和是她犯了错一样,不禁笑了。
白夫人拉着文皎的手笑叹道:“我这几年上了年纪,越发唠叨,你好不容易回来一次,尽听我说这些没用的了。”
文皎笑眯眯靠在白夫人肩头:“这有什么,我巴不得娘再这么精精神神的说上三四十年,那才是我的福气呢。”
白夫人笑道:“哎呦!那我不是成了老妖精了!”
见终于掀过了这一茬儿,文皎心里松了口气。
白夫人也有精神想起了别的事,问道:“你上回来,说家里姑娘今年成婚是不是?我这里预备了给她的添妆,你一会儿拿家去罢。还有玉儿的添妆,我看你舍不得放她太早出阁,等过两年婚期定了,我再挑好的给你。”
文皎笑道:“那我就不和娘客气了。等过几天,我亲自带英莲来给娘磕头。”
白夫人摇头道:“什么磕头不磕头的,孩子喜欢就是了。我看这孩子倒是个好的,你还真没白救,养在你跟前儿,和亲闺女也差不多了罢?”
文皎得意道:“那可不,我不用生就白得这么好两个大闺女,多有福气。”
白夫人戳她一下,问:“你这话是说英莲和玉儿呢,还是说你自己呢?”
文皎赶紧马屁跟上:“娘福气深厚,我成了娘的女儿,也分到了娘的福气,所以我才这么有福呢。”
白夫人将近六十的人了,有小辈在身边哄着孝顺着,她心里自然是痛快的。
她笑了一场,又想起一件事儿,问道:“文皎,我昨儿听见女婿族里一个举人和他媳妇打了官司,闹得沸沸扬扬,是怎么回事儿?要不要紧?”
这不是什么大事,文皎便从头和白夫人说了,就当做是讲个故事。
白夫人听完后,表情颇有些一言难尽,摇头道:“幸好他们家糊涂,和英莲把婚事退了,咱们家的孩子,怎么能和这样人家过日子?”
才说完这句,外头人就报大奶奶来了。
柳云卿在廊下听屋里婆婆和文皎一人一句说得热闹,便知道小叔子的事儿已经掀了篇儿,是以她进门儿便笑道:“妹妹说什么新鲜故事呢?快让我也听听。”
这回就是文皎说,白夫人在旁补充并且发表感想。
柳云卿听完之后,也对林满卫氏林昌夏氏一家人的行事大感无法理解,说道:“这卫氏不好虽然不是夏氏亲自动的手,但却是她的丫头推的。”
“她明看见丫头把卫氏推倒了,也不说看看情况帮着请个大夫,而是大摇大摆的走了回家,我看她逃不了几年的牢狱。”
文皎笑道:“那大嫂觉得这夏氏能判几年?”
苏文坚先是在大理寺做少卿,又是升任刑部侍郎,和这些官司刑狱打交道多年,柳云卿耳濡目染,也学了不少。
她想了一会儿道:“多则五年,少则两年。且现今林昌和夏氏还未和离,乃是夫妻,卫氏还是夏氏的婆婆,夏氏纵奴伤了婆母,估计还要受些刑仗。”
封建社会讲究君臣父子,本朝律法已比前朝变得不少了,却还是免不了要强调lún_lǐ纲常。
吃了午饭,文皎林海也没着急回去。文皎看着白夫人都发都白了一半,比之四五年前老了不少,就想多陪陪她。
而林海和苏尚书并苏文坚凑在一起,在书房大谈政事,谈完了政事又谈诗词文章,浑然不知时辰钟走得飞快。
他们爷们三个做了诗词,还命人拿到后院来给白夫人三个看。里头真有几首好诗,让白夫人柳云卿都起了兴致,纷纷要来笔墨作诗应和。
白夫人柳云卿做完了诗,互相品评一番,回头想找文皎,却看见她面带微笑神游虚空端正坐在那里喝茶,不禁相视笑了。
柳云卿走到文皎身边,揽住她的肩头笑问:“文皎,你和妹夫成婚也八·九年了,怎么就没染上一点儿文气呢?”
白夫人也笑:“女婿可是十九岁就从探花出身,你但凡有女婿的一两成,也不至于这时候干瞪眼了。”
文皎只能投降,苦着脸道:“娘,大嫂,千万饶了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202634/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20263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人命)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巫朝尘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