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历史小说 » 铁血真三国最新章节列表 » 第21章淮南风波1谋定而动 (2/2)

第21章淮南风波1谋定而动 (2/2)

文/王逸卿
铁血真三国 | 本章字数:222.42万字 | | 铁血真三国txt下载 | 铁血真三国手机阅读
似缨络成串的漂亮小字,出现在摊开的绢帛上。

“……两位将军,昔年谊结兄弟,誓同生死,曾为驱逐李、郭逆贼,千里勤王,一为征西,一位镇西,将军大名,威名赫赫,显于西陲。奈何以小隙而反目成仇,似同水火,连年兵戎不解而使百姓遭殃?区区以为不值之甚!

“今曹公孟德,英明伟岸,有振兴汉室之愿,廓清四海之志。素仰两位将军大才,瞩在下多多致意。下官愿做和事之佬,敢献连横之谋。祈愿英雄豪杰释怨结援。以期两位共为西陲之重镇,关中之屏藩,上报朝廷,下安黎民。将军岂无意乎?……”

钟繇吹了吹书简上尚湿润的墨迹,从头到底,自我欣赏般又审视了一遍。

他很满意自己的作品,文章倒在其次,关键还是书法。

“但愿我这封信,送到凉州,韩遂与马腾尽释前嫌,重归于好……

“我钟元常平生最爱的还是书法,军旅文治实不得已而为之。想当年蔡伯喈才艺绝伦,天资神授,文才书法,可谓天下魁首,神州一绝。我幸得其女蔡文姬传之秘法,方使蔡师之技,不泯于世。千年之后,我的书法若还有同好者提及,吾愿足矣!高官厚禄,文治武功算得了什么?后世谁还记得?

“但得人说一声:钟繇书法,温良朴茂,气韵高古,吾便不朽了!……”

钟繇少年时就酷爱书法,见到别人写字就不肯走开。他学书刻苦用功,不论时间地点,不分黑夜白天,一有空就写。平时与人坐地聊天,也用树枝划地而研习笔法。甚至睡觉时将被褥当纸,手指当笔,潜心揣摩,时间一长将被子划出大窟窿。

天资聪颖,加上不懈的努力,使他的书艺飞速提高,成为继蔡邕之后的最杰出书法家。

钟繇最崇拜的人是蔡邕,又曾经拜刘胜、曹喜和刘德升等人为师,学书多年。钟繇转益多师,不拒一格,熔多家为一家,彰显出自家面目。

颍川人(今河南禹州市)刘德升创造了行押书,亦即后世行书;蔡邕擅长八分书(具有波磔明显特征的隶书,亦称分书和分隶);扶风郡曹喜善写篆书,他创造了悬针和垂露两种笔法。

钟繇熟练的掌握了几位大家诸种字体的笔法,特别行书、隶书都写得非常优秀,迥出时人之上。

但他成就最大的还是当时被称为的“铭石之书”,也就是在后世普及最广的楷书。它由隶书简化、演变而来,规矩严整、笔画方正,堪称楷模,故称为楷书。

钟繇的楷书,古朴典雅,圆润遒劲,被后人推崇备至,誉为“楷书之祖。”

却说韩遂和马腾,在长安反李傕、郭氾之战失败后,退回凉州。两人先是结为异姓兄弟,后来又为了部下的利益闹不和,互相攻打,各有损失。

得到钟繇的信函,韩遂和马腾都感觉找到了一个罢战的理由,一个顺势而下的台阶。他们十分乐意与崛起中原,代表着朝廷正统的曹操相结纳,很快回复书信赞同。

钟繇与凉州牧韦端商议后,上奏献帝,以韦端为使者前赴其地,任命马腾为前将军,封槐里侯。

前将军是除了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以外的第四阶高等武将。当年董卓称霸朝廷前,也不过做到了这个职位,马腾怎能不高兴呢?便立即主动联系韩遂,高姿态示好。

韩遂也愿意和解,达成了协议。为表示忠于朝廷,两人都遵照韦端转达的曹司空的意思,将自己的儿子送到许昌做人质。

凉州的其他将帅,怕被孤立成为曹操征剿对象,也纷纷仿效,向朝廷示忠。

于是关中的多支劲旅,基本上都归服了曹操所代表的中央政府。

曹操闻讯大喜:

“钟元常不负吾望,真乃干练之才呀!这下我便可以一心经营豫州、淮南了。……前些日子,袁术被吕布联合韩暹杨奉,打得元气大伤,我因张绣之事未能响应。如今正是进攻袁术的好时机!”

荀攸、郭嘉等点头称是。

不料曹仁进帐来报告一个坏消息:

“袁术杀了陈王刘宠,乘胜率桥蕤等攻占舞阳等城,已夺取豫州大半。”

曹操一愣,怒道:

“妖魔小丑,也配称皇帝!我正要剿他,他却先来犯我,看我迎头痛击此丑类!要令这伪帝仲家肿得连家也回不去!”

旋又疑惑道:

“我听说刘宠骑射皆精,尤其箭术高明例无虚发,不亚于吕布呀!而且手下有数万兵马,为何这么快就兵败身死了?难道袁术有这么强大的战斗力吗?”

“听说是袁术用诡计诱杀刘宠和陈相骆俊的。”曹仁回答。

曹操恨恨道:

“奸诈之人,惯会做奸诈之事!”遂起身传令:

“荀彧、程昱是最佳搭档,守城颇有方略,令尔两人与曹仁,继续留守许都。郭嘉、荀攸为参军,充吾帷幕,出谋划策。于禁、李典、乐进、吕虔、许褚诸将随我出征。剋日启程,不得有误!”

众人齐声应诺,分头准备不提。

(快捷键 ←) 上一页:5痛定思痛(2/2)章节列表(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