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穿越小说 » 定鼎大明最新章节列表 » 第四百六十六章 先试行宝钞 (2/2)

第四百六十六章 先试行宝钞 (2/2)

文/桑树条
定鼎大明 | 本章字数:363.64万字 | | 定鼎大明txt下载 | 定鼎大明手机阅读
力。

所以现在朱由栋反问姚启圣两人,两人顿时没有话说。朱由栋接着道:“同样,之前就规定了,军队的俸禄,都必须要用宝钞来发放。只要军队的人能实打实的买到东西,百姓也就放心了。对了,以后朝廷官员的俸禄,也都用宝钞来发放。”

之前说的都不关自己的事,所以姚启圣和洪育鳌都显的很淡定,不时的还能和朱由栋讨论一番,给出一些意见。现在听说自己的俸禄都要用宝钞来发放,两人顿时有些不自在。

朱由栋没有在意两人的想法,而是走到亲军抬来的箱子前,早有亲兵卫朱由栋打开了箱子,只见里面整齐的摆放这一排铸币。这些铸币大小不同,其面值也不同。

最小的铸币,上面印着精美的图案,朱由栋仔细一看,才发现这是一朵梅花。而这上面的面值只有一文,也就是一个铜板。朱由栋笑了笑道:“六生啊,看来你们做这些东西,很下了一番功夫啊。不错,面值都考虑的很全面,居然还有一文的铸币。这样的技艺,铸造出来想来造价不低啊。”

洪育鳌忙道:“回殿下,之前我们也有过想要锻造的想法,但一直都不能成功。而且之前都是靠着师傅手动打造。最快的也就是用模具来铸造,但这样的造价依然十分高昂。就这一文的铸币,用的是黄铜,其中加入了两成的倭铅。所以这样的铸币看起来就如同黄铜一般无二,但却比真的黄铜,减少一成的造价。”

朱由栋看着手里的铸币,果然黄灿灿的,就如同真的黄铜一般。至于洪育鳌口里的倭铅,这是对锌的称呼。虽然说是倭铅,但大明现在却是自己产的比较多,根本就不是从日本进口。否则造价不可能比用铜便宜。

洪育鳌接着说道:“而且现在我们根本就不用注模制币,孙云球和王锡阐两位先生,利用水力车床,让制造铸币又节省了至少两成的造价。而且制造铸币的速度也加快不少,所以这样的铸币,就是有人想要仿制。没有这些工具,光成本就已经高过铸币的本身价值了,殿下可以放心,不会有人仿制出来的。”

朱由栋一听,顿时放心下来,道:“那好,既然如此,就让孙云球他们帮着户部,尽快制出足够的铸币出来。对了,宝钞也要加紧赶制。争取在过年的时候,就能用这些来给将士们发放军饷。让他们拿着这些宝钞和铸币,买到实打实的年货。”

姚启圣也心痒痒的上前,看到这些铸币里,不光是有一文的铸币,还有十文,百文,一两,二两等面值。铸币最大的面值就是二两。然后宝钞就不同,宝钞的面值更大,最大的达到了一百两。

姚启圣道:“殿下,怎么宝钞的面值,只有一百两?我大明虽然朝廷经常青黄不接,但大明一直奉行的是藏富于民,民间家产过万,甚至是过百万的家族,也不是没有。如果只是百两面值,怕是不能满足这些富人的需要。”

朱由栋道:“不用了,有这百两面值足够了。天下百姓中,能有百两家产的人,恐怕已经比过天下九成百姓了。至于你说的这些人,到时候真的有需要,只要他们把钱放进钱庄,钱庄可以如同民间一般,给他们开具需要面值的银票,这样一来,也就不需要专门为他们制造大面值的宝钞。”

朱由栋的解释,姚启圣也明白。毕竟能有存银的家庭,经过这几十年的战乱,全天下恐怕都找不出多少家来。现在大明确实不用急着制造大面值的宝钞,百两面值对于天下百姓来说,已经是一笔巨额财产了。

见两人都没有意见,朱由栋道:“好了,既然没有其他异议。六生,你就赶紧的去准备吧。毕竟要在大明个个地方设置钱庄,这样的事情,估计准备就要一年时间。你把主要精力放在南京这边,至于远的地方,就让百业商号的人帮着去做。至少一个县需要一个钱庄,才能满足百姓兑换,可不能到时候就手忙脚乱。”

姚启圣忙拦着道:“殿下,现在大明并没有足够的银两,支持所有的大明百姓兑换,所以请殿下先在南京试行。等大明有了足够的银两,百姓也相信了宝钞的价值。朝廷也经过南京的运作,培养了足够的人手,在推广天下不迟。负责一旦发生不测,殿下要发行宝钞的事情,恐怕就要半途而废了。”

(快捷键 ←) 上一页:第四百六十五章 纸币发行准备(2/2)章节列表(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