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飞沙走石之五沙里屯 (4/6)
大夫给沙洲打了退烧消炎针,不敢确定能否见效:“孩子太小,病情来得突然,咱这里条件设施都不行,最好是到县医院确诊一下。”
决不能让沙洲经受跟自己一样的痛苦,石秀秀决定马上去县医院。沙福久怕石秀秀带的钱不够,到乡政府找熟人借了两千块钱给她揣上,还是不大放心:“你一个人能行吗?”
石秀秀抱着沙洲说:“放心吧爹,我能行。”
坐上汽车赶往县城,县医院的大夫诊断为呼吸道感染引起了高烧,住院治疗。输液后沙洲出了一身的汗,体温很快恢复正常。
大夫说还得观察一个晚上,只要明天早晨不反复就可以出院。石秀秀这才放心。
平稳地度过一个晚上,石秀秀拿上大夫开的口服药,领着沙洲走出医院的大门。医院旁是一家浴池,看见浴池两个字,石秀秀感到皮肤发紧身子发痒。
整整一个冬季,人畜饮水困难,除了洗脸洗脚,身上没沾过一滴水,长满了铁锈般的污垢。一家老小的身上,都有一股难闻的怪味。
诊病的时候,大夫戴着口罩还皱着眉,很含蓄地对石秀秀说:“要注意个人卫生才能少生病。”
石秀秀的脸火辣辣的。
石秀秀领着沙洲进了浴池,又是泡又是搓,用了两个多小时才洗去积攒了一冬的污垢。一身轻松地来到汽车站准备回家,迎面的火车站让石秀秀临时改变了主意。
火车站勾起了她的思乡之情,沙洲的这次生病,也让她坚定了离开沙里屯的决心。爹娘不离开沙里屯,沙万里也不会离开,自己和孩子就得跟着遭罪。
石砬子还有三间房,带着沙洲回老家住上一段时间,逼着沙万里离开沙里屯。这样想着,毫不迟疑地走进火车站。
沙洲问她:“娘,我们这是要去哪儿?”
石秀秀说:“娘带你去一个有山有水好玩的地方,好不好?”
沙洲拍着小手高兴地说:“好。”
石秀秀抱着沙洲登上火车的时候,沙万里正在县城四处寻找她。沙洲病了他很不放心,一大早坐车来到县城,到县医院一打听,大夫说那个孩子病好了,一大早出院了。
沙万里先就那么腚大的地方,找了几圈,快到中午了也没有见到石秀秀和沙洲的影子,料想一定是石秀秀抱着孩子坐早班车回家了。
他不慌不忙地吃了点东西,买了一些日用品才坐车回家。回到家里一看,石秀秀并没有回来,心里咯噔地一沉。
娘急急地说:“秀秀一个人抱着孩子能去哪里?”
沙万里说:“昨晚跟我拌了几句嘴,她说要带沙洲走。不出意外,她是借着沙洲生病的机会回老家了。”
娘埋怨道:“你也是的,你不知道她虽然做了娘,自己还是小孩子的脾气?你跟她拌什么嘴?”
沙万里安慰娘:“也许她真的想老家了,住上一段日子气消了就会自己回来。”
心中却很焦虑,一直以来暗自担忧的事还是发生了:石秀秀最终忍受不了沙漠的环境,离家出走了。
过了一个月石秀秀还没有回来,娘坐不住了,逼着沙万里去把她娘俩接回来。
沙万里站在火车站的售票厅里犹豫着。从当初不顾一切地跟自己来到沙里屯就可以看出,石秀秀是个想了就做不计后果的人。如果她想回来,不用找也会自己回来,如果铁了心不想再回沙里屯,就是抬上八抬大轿去接她也不会回来。
沙万里苦恼而无奈地徘徊着。
“我兴许还不回来了。”
沙柳当年的话犹在耳边。沙里屯逼走了两个他心爱的女人,难道都会一去不回头?沙柳现在过得是什么样的日子?
分别了七八年,心里一直挂念,只是没有恰当的机会去看她。何不借着这个机会走一趟,毕竟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姐弟,旁人也说不出什么来。
念头一旦产生就再也控制不住,乘上火车来到辽南的那个古镇,按照沙柳给他信中的地址找到了五垄地村。
同样是初春,这里已开始春耕,树木成林,土地平整肥沃,人们在田里赶着牛悠然地犁地扶垄,空气中飘散着湿润的泥土的清香气息。
村中的房屋错落有致,清一色的红砖青瓦,一眼就可以看出是个富足的地方。从沙里屯穿来的军大衣穿不住了,脱下来搭在胳膊上,额头还是微微地见汗,温热的气候让人四肢舒展身心愉悦。
在别人的指点下,沙万里在一户四间瓦房,用青石砌成的一人高的围墙外停下脚步。墙外栽着一排高大的杨树,已经吐出嫩黄的叶子。树下拴着两头大黄牛和三头小牛犊,红砖砌成的门楼外,一个六七岁大的男孩正在玩沙子。
沙万里问道:“小朋友,沙柳是住这家吗?”
小男孩抬头看了沙万里一眼,转身跑进院子,高喊着:“妈,有个人找你。”
沙万里紧跟着走进院子,迎面看见沙柳从家里走出来:“谁呀?”
四目相对,两个人都停下脚步站在原地,互相注视打量着。
沙柳剪了粗长的辫子,留着波浪型的披肩发,脸盘较比以前白净细腻了许多,惊讶地愣在那里,一双手紧紧地攥着腰间的围裙。
沙万里喉咙发紧,可还是叫出声来:“姐,我来看看你。”
这是他第一次在没有外人的情况下,如此称呼沙柳。姐字一出口,所有的一切也都放了下来。
沙柳紧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208116/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20811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135章飞沙走石之五沙里屯)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杨允勇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