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2/6)
楞严经里佛让罗睺罗敲钟,敲一下问阿难听见声音没有,阿难说听见了,过一会又问阿难还有声音吗,阿难说没有,佛又让罗睺罗敲钟来回的敲,阿难一会回答有声音,一会回答没有声音,佛说阿难你如此颠倒,一会儿有声音,一会儿没有声音,可见我们的觉性并不是有声音或者没有声音,不管有或者无,我们的觉性就是我们的佛性一直以来都是存在的,是不生不灭的。佛用那个敲钟来告诉阿难我们有个不生不灭的佛性存在,这个佛性并不会有或者无而消失,来回敲钟就是让阿难和我们体会到本来的面目当体即空,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缘起性空,有造作的因,才有可受的果,所有的一切源自我们的颠倒妄想,故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只因颠倒妄想不能得证。
无受想行识,我们的受想行识存在于我们的妄想之中,打个比方,夏天天气热,有一部分人穿短袖外面还会批件长袖的防晒服,他们认为只要批上了,就不会那么热了,如果不告诉他这个是防晒服,而是普通的长袖衣服,让他穿上,他肯定会觉得有病,这么热天,还要我在穿上一件长袖,还没有穿上他就觉得的热,冷热的感受在于我们的妄想之中。无色声香味触法,就好像榴莲有的人觉得闻起来臭,吃起来也臭,而有的人觉得真香,真好吃,可见感受的触觉也是虚幻不实的,如同狗觉得大便真香人间美味,人就觉得如此恶心的东西,太臭了。比如饿鬼观水是脓血,人观水就是水,天人观水是甘露,可见众生对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感受,这些感受存在我们的妄想之中。
就好比钢琴,我们弹奏会有声音,那这个声音来自哪里呢?若说来自钢琴,我若不弹,那也会发出声音呀,可我不弹钢琴就是没有声音呀,若说来自我手指弹奏就会发出声音,那我手指不弹,那我手指也会发出那种声音呀,可我手指并不会发出钢琴声呀,若说声音来自虚空,那虚空就会发出声音呀,何必还要手指弹奏,何必需要钢琴呢,可见找来找去,都找不到声音从哪里来,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声音也是从虚幻中来的,缘起性空,有造作的因才有可受的果,一切皆因有我的执着产生一系列的颠倒妄想。
前5识眼耳鼻舌身,所感受到的一切产生想法,就产生第六意识,第六意识痴迷执着就形成第七识末那识,陷入自我执着中不可自拔,就藏入第八识阿赖耶识成为种子遇缘而显现,就好比散乱心念一句南无佛,这是第六意识的念头,虽只是一念,但是这个一念,到了第七识末那识那里就是相续的因,藏到第八识为种子,遇缘则显,所以法华经讲若人散乱心念一句南无佛也成佛道就是这个原因,物质也是如此,一开始没有物质,我们的前5识眼耳鼻舌身的感受体验心中产生想法形成第六意识,这个时候第六意识主导,意识想法就会制造各种各样形状的事物,想的念头,到了第七识末那识里头就成了相续因,藏到第八识阿赖耶识为种子,因缘到了,则显现,这个时候形成各种物质形态。
前6识,眼耳鼻舌身意,是生灭的,这个身体,因缘而生,因缘而灭,第6识人的念头意识,无始劫数形成的一会儿想这个一会想那个,因为没有断除妄念,随念而造了各种事情形成业力,第六识生生灭灭,入了七识末那识是相续因,执着自我相续中,最后藏到第八识阿赖耶识成为种子,就形成因果,因缘汇集时,果报还自受。
前5识所造的业,通过心中产生各种想法就形成第六意识,第六意识虽然生生灭灭,但妄想没有断,众生有我想,就会隐入第七识末那识自我执着相续中,藏到第八识阿赖耶识为种子,遇到因缘就会受报,当人失去肉身的时候,七识所造的业力无处可藏,这个时候第八识阿赖耶识做主,就随业轮转,所以佛说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为什么要持戒,为什么要无我,持戒,无我,是为了不让我们陷入自我执着中的相续,前5识,眼耳鼻舌身,所造作所感受通过心中想象形成第六意识从而产生善恶之心,众生因为有我想心中执念没有放下则陷入第七识末那识自我执着相续因中,就会隐入到第八识阿赖耶识为种子遇缘而显现,持五戒,不邪淫,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不饮酒,就改变6识,眼耳鼻舌身意,6识因改变,但七识是相续因,光持五戒还不够,还只是人天福报,因此要无我,把第七识相续因改变成无我,这个时候第七识相续因,因为无我,藏到第8识阿赖耶识成为种子,就转变了,成为无我如来藏。这个时候真正的解脱不生不灭入一真法界,究竟涅槃,能来去自然度化众生。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2〈一切佛语心品〉:“佛告大慧:“我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大慧!有时说空、无相、无愿、如、实际、法性、法身、涅槃、离自性、不生不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如是等句,说如来藏已。如来.应供.等正觉,为断愚夫畏无我句故,说离妄想无所有境界如来藏门。大慧!未来现在菩萨摩诃萨,不应作我见计着。譬如陶家,于一泥聚,以人工水木轮绳方便,作种种器。如来亦复如是,于法无我离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208539/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208539.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五十二章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舍利弗尊者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