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357,礼尚往来 (2/3)
“其实,也可以制成酸梅饮料。”
例如,后世的酸梅绿茶、酸梅陈皮茶、酸梅菊花茶等等。
夏天的时候,士多店里打开冰箱就能看到各种和酸梅有关的饮料。
不过,需要机器。
而安荔浓没有。
其实,石河村人夏天的时候也喜欢喝酸梅汤。喝水的时候,喝白粥的时候,都喜欢扔两颗话梅进去。
不过,话梅有消食开胃的功效。
在本就吃不饱的情况下,再吃一颗酸梅,简直就是雪上加霜,要了老命。
不过,话梅还有提神醒脑的作用,适合坐车的时候含一颗。安荔浓坐火车的时候就喜欢带一小包话梅,无聊的时候含一颗。
“暂时还是制成酸梅、话梅吧。”
饮料之类的,以后慢慢开发。
当然,也可以把饮料的思路免费送给别的村。
清河镇什么最多?
除了粮食外,就水果最多。
所以,其实清河镇很适合建水果罐头厂和饮料厂。但安荔浓担心大家为了发展而忽略了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影响是深远的,而且是不可逆转的。
不是说‘我现在破坏了,以后能修补’的。一天的破坏,可能需要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修复,甚至可能永远修复不了。
‘先发展,后环境’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但大家穷得太久了,有些急功近利,有些不折手段。
后世的环境问题为什么这么严重?
一部分是因为无知,而一部分人是因为利益,没少做‘杀鸡取卵’的事。
安荔浓既希望大家能富裕起来,又担心大家为了致富而忽略环境。
很矛盾。
当然,即使现在她不提议,以后大家也不会慢慢往这方面发展的,后世南方的饮料可是比酒更出名。
南方饮料的种类繁多,多到别人选择困难。
青梅、杨梅、柠檬,还有菊花、玫瑰、柚子等等,好像任意一种水果都能制成饮料,还有果酱。
安荔浓很无力,因为她发现不管有没有她的干预,发展都不会改变。总有一天,大家还是要面对破坏环境而带来的影响和问题。
到时候,大家还是会一边喊着‘保护环境’一边随便扔垃圾一边随意浪费水资源。到时候,大家还是要承受环境的报复。
例如越来越高的气温。
又例如没有任何预兆的暴风雨、冰雹等等。
等冬天等平均气温也有三十多度快四十度的时候,大家才猛然惊觉,这温度已经比小时候高处了十多度。
但,惊觉过后,已让是我行我素。
水?
打开水龙头就有。
至于淡水多少?地下储水多少?
谁关心?
然后一边说着要环保,一边打开空调、冰箱等等的便利家电,至于这样会不会影响环境?
谁在乎?
说起环保,大家头头是道,道理一套一套的。
但愿意为之行动起来的人却很少。
有时候,安荔浓很矛盾。她既担心大家会因为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但又不愿意为了环境而束缚了发展。
发展和环境不应该是互相制约的,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但是,现实却总是让人失望的。
哎。
就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
安荔浓和安国邦说起自己的矛盾。
安国邦疑惑,“既然能让大家赚钱,肯定要说出来啊。”至于安荔浓说的环境问题,安国邦还真不太重视。
在安国邦看来,青山绿水怎么可能会消失?
杞人忧天。
当然,虽然不赞同安荔浓的环保论,但安国邦在清河酒厂和清河艾厂的建设上还是听从安荔浓的建议,加大环保投入,重视污水还有废弃物的处理。保证不让企业的发展影响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小荔枝,饮料真的能赚钱?”
安荔浓翻个小白眼,“只要市场活了,什么都能赚钱。”
不过,也快了。
现在已经76年了,再等等,很快就到了‘遍地是黄金的年代’。
肯定了饮料能赚钱后,安国邦觉得可以建议李兵在清河镇或者其他公社建工厂,增加工作岗位。
安荔浓考虑了下,“好吧。”
“不过,我没有配方哦。我只有一大概的方向。不过,应该不难。”
菊花茶、橘子罐头都做出来了,其他饮料还会远吗?
应该能用‘同理’吧?
把收购青梅的事情安排给安四叔后,安国邦和安荔浓就出发了。
安国邦在省城下车,安荔浓和顾敬业一路到京市。
预定了清河酒的工厂听说要推迟到明年发货,有些不高兴,毕竟他们是交了定金的。但是,听说安荔浓愿意用腊肉和肉罐头补偿后,立刻就眉开眼笑了。
至于怎么补偿?
有顾敬业在,安荔浓也不担心石河村会吃亏。
为了表示歉意,安荔浓还送了对方一百多块艾贴。
“形状怎么不一样?”
“一是为了从形状上区分脖子贴、膝盖贴、肚脐贴等,二是功效的针对性也略有不同。脖子上、膝盖上的穴位不一样,涉及到的经脉也不同,为了能有针对性的治疗效果,所以我们在配方上也会有所不同......”
安荔浓送出不少的艾贴,既能补偿清河酒的推迟发货,又能给清河艾打广告。
用顾敬业的话说就是无孔不入。
处理好这件事后,安荔浓就去看赵平。
从两年前起,赵平就住到了疗养院,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214325/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21432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356章 357,礼尚往来)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明景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