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巧赵学中那段时间正以退为进,用辞职这个屡试不爽的办法威胁皇帝,所谓瞌睡送了个枕头,皇帝顺手把他的辞职报告给批了,顺便赐他“老骨归故乡”,连人都一并赶出了京城。
这件事当然在朝中引起轩然大波,一时间弹劾曹德彰的奏折满天飞,连起来估计能绕长安两圈,皇帝又龙颜大怒,下狠手处置了一批闹得欢的官员,流放的流放,贬职的贬职。
九公主很崇敬地打量面前的男人,他二十一岁毕业于昭宸大学,正是前途无量的时候,却因为仗义执言而被贬,用人生中最好的十五年混了个庐陵县令。
蔺既明笑了一下,眼角纹路舒展,三十五岁并不是一个多老的年龄,但在他这却头发灰白,老态毕现:“说来,还要多谢傅校长,若非他出手,恐怕我就要被贬到康场去了,那才是个穷山恶水出刁民的地方。”
傅博彦道:“蔺大人在任上政绩卓绝,如今任职刑部主事。”
九公主感激地看着傅博彦:“多谢。”
傅博彦微微一笑:“但你不能直接与蔺大人有所接触,我会派人做你们的传话信使,有什么吩咐,让他代为转达。”
九公主微微蹙眉:“为什么?”
蔺既明道:“殿下,我父母所赐的名字,叫蔺茂行,是我自己改了既明。”
傅博彦道:“被贬的是蔺茂行,而被提拔的却是蔺既明,我这么说,你懂了吗?”
九公主最近政治敏感度大大提升:“掩人耳目?”
傅博彦点头:“蔺茂行永远不可能有出头一日,但政绩卓绝的蔺既明就不一定了,这个名字虽然是用来眼人眼目,却已经在户部备案,这样就算来日被人查出,也不算欺君罔上。”
《九歌》中《东君》一章里,有“夜皎皎兮既明”一句,是天色明亮的意思,《诗经》中也有“既明且哲,以保其身”的句子,还由此延伸出了“明哲保身”这个词。从代表盛德之行的茂行到既明,可以窥见他经历的天府与地狱,还有少年意气和老谋深算。
九公主对他举起茶杯,问了一句:“天色将明,那茂行还在吗?”
蔺既明站起身,弓腰压低杯子与她一碰:“与天地同寿。”
九公主抿着嘴角微笑:“也必将与日月同辉。”
蔺既明道:“多谢傅大人作保,也多谢公主知遇之恩。”
他们不好相聚太久,匆匆说完便告别,等蔺既明走了有一盏茶的时间,傅博彦与九公主才起身离开。
“我以为朝中已经飞蝗蔽日,没想到还有这样的人才留存。”
傅博彦笑了一下,走在她前面半步,为她隔开熙攘的人群:“你知道吗,蔺既明万世十四年被贬庐陵,因为担心妻女老母受牵连,特意将他们送回了老家,到如今,已经整整十五年没有见过面了。”
九公主轻轻叹了口气,面前的人群摩肩接踵,姿容娇俏的小姐和举止彬彬的公子塞满了街道,人人都被掌中的灯笼映暖了面颊,露出欣喜满足的笑容。她看着,忽然对傅博彦道:“我想起一句诗来,当初读的时候,还觉得脂粉气太重,然而今日才真正理解其中精深之处。”
傅博彦低头在她耳边:“什么?”
“累累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21792/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21792.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七十五回十五年静候翻身时)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姽嬃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