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武侠小说 » 谢二你今天遭刺杀了嘛最新章节列表 » 第121章 宜州旧事(2) (2/2)

第121章 宜州旧事(2) (2/2)

文/叶疏微
肖其形,彼此遇见也不改其动作,如果有一人忘记,立即遭到众人谴责,赶紧改正,恢复“熊”的样子。

他们把熊的五脏用树皮包裹,放到树杈上,他们坚信,熊的灵魂在里头,熊能借此托生。这样,也许它有一天会托生到另外一头母熊腹中再度出世。如果不留内脏,没有一点遗物,它就永远不再托生了。

有的部族把熊骨放入桦皮桶里,扣上盖,悬挂在放五脏的树权上,相信熊灵魂还会找回自己的身体,重新组装成一只新熊。

首领嘴里唱着低沉凄婉的曲调,双手捧着熊皮,旋转蹦跳,一扑一跃,来到每个人面前。每人伸手摸一下以示歉意和悼念,人们摸完后,熊皮由大萨满决定送给谁所有。

最后,首领带领众人模仿乌鸦拂动翅膀的动作,拂动双臂,面朝远处山林,一齐尖叫:“嘎一嘎一”,意思是乌鸦在这儿吃熊肉。

人们没有一日三餐的习惯,肚子饿了就吃一天总在肉吃,用羊拿木迁扎、烧烤肉块,用陶盆、罐教肉汤喝。以食为主。间以粮食、野菜。捕获一禽一兽。席地升火聚食。重鲜食不贪多,不以负载自苦。因为山林里飞禽走兽伸手可得,取之不尽,况且,夏白捕获过多,难以储存。

石板烤肉:火把石板烧热了,人们把牛、羊、猪、泡、鹿等兽肉切片在石板上烤熟了,成了肉干,也便于携带储藏。对于太小的仔兽,杀之不便,索性除其内脏,用黄泥涂裹其外,置火内烧熟,除泥,佐以调料割食。

老牛皮锅:把老牛皮四角高吊起来,倒入水、肉汤,中央就凹下去了。下面烧火,一会儿功夫,里面煮的肉、菜就冒起热气了。有的部落将大兽头骨留存当锅,用绳吊起煮汤。

晒鱼干.把鱼捞起来,剖其腹,去其脏,以脊为轴展开,腹软肉厚有拽力,抹上盐,晾到房顶上,低了会被狗、野兽叼走。鱼干在阳光暴晒下变硬,老远望去红乎乎一片,像红色山峦一样。两天即干,干了就打捆装袋子。部落靠它熬过缺少食物的漫长寂寞的冬天。

人们从草丛中分辨出可充饥的粮食类植物,用陶罐熬熟裹腹,吃粮使人身体进化和智力发达。

人吃盐和用火的历史一样久远。盐是生命的一部分。人离不开盐,不吃盐,人会头疼、眩晕、恶心、无力气,甚至会死亡。因此,各部落把搞盐当做头等大事,派有威望的人到产盐地去取盐。

由于气候寒冷,东北亚人容易得腰腿疼病气管病。人们从野章里最先找出可治这两种病的药草他们把药材采集来摊在地上放在阳光下晒干,用绳挂在阴凉、干燥、通风处阴干有的还得用开水煮或蒸后再干燥,如天麻、北沙参、百合、马齿觉等。

他们把地衣的老须熬成汤水喝下去,用来消炎。助强烈而特殊的羊腊气味去寻找八股牛,将它的羽状复叶、叶片对着阳光看有亮点来鉴定。它能除湿、止血。他们还用穿地龙治疗筋骨麻木、风湿性腰腿痛。

野牛、野马被人圈养起来,成为家畜,驮运东西,供人食用。人们用驮子将货物捆载驮鞍上,行山道,过沟坎,无所阻隔。冬天,用它们拖爬犁。有病辄不治而死。骤子和驴极少,另有鸡、鸭、鹅也被人饲养下蛋食用。

寒风呼啸的雪天,常有冻僵的野猪崽、狼崽挤门缝避风求生,被人抱进屋里放炕上暖和过来。也有的是人打猎从它们巢穴抱回来的,养大后,它们恋居不肯离去,与人生情,相伴相嬉,人归则喜,人出则随,渐成家畜。

现代狗有三百多种,十大类,多数源于一万五千年前的东北亚狼。它们在东北亚只出现过六个驯化事例,以后它们随着人离开穴居迁徙各地逐渐进化产生了十类始祖狗。狗嗅觉极灵敏,人蓄经过,它视罩便知,能追至数十里,但一经雨便失去能力。

还有啊,各种工具在人辛勤的双手下出现了,伴随着人类度过几百万年寒暑,真是功不可没。石磨是由两磨盘相接面被凿成沟坎状而成,用来磨粮食,上盘转,下盘固定不动;一种碾子在碾盘上转悠,碾压大黄米小黄米;一种由牲畜拽拉,在场院碾压带皮粮食,如黄豆、高梁。

砸开的鹅卵石边缘能当刀刃,切割兽肉、皮张。这种石头在河边俯拾皆是,寻找方便。人们还用仑切割蔬菜、水果的藤秧,甚至切割出茄子丝、委瓜丝、萝下干、西葫芦条·挂在自己家的房檐下,风干了,留着冬天煮熟食用。

(快捷键 ←) 上一页:第120章 宜州旧事(1)(2/2)章节列表(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