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 李世民和他的倒霉儿子们 (2/3)
于是李治又开始每日早晚都到咸池殿给李世民请安,还多次跪在殿前痛诉前非,哭求李世民给他一个床前尽孝的机会。
不过李恪每日在李世民面前,李治怎么会有进殿的机会?
李承乾兵不血刃地进了函谷关,今日李治送来李承乾新写的诗句李世民终于开口要见李治了。
“你此时不宜出面,朕若不见长孙无忌也不见雉奴,长安城的百官必然人心动摇。”李世民似乎是看见身后李恪阴晴不定的脸色,淡淡解释一句。
“儿臣明白。”李恪连忙躬身行礼。
“嗯。”
李恪正要退下突然又听见李世民道:“你去找李安俨把长安城的事情布置好。”
“儿臣遵旨。”李恪再行一礼便从后头退出去。
李世民见李恪出去便闭目养神。
“儿臣参见父皇。”李治眼里含着泪水双膝跪在李世民床前。
躺在床上的李世民勉强抬抬手,声音虚弱地道:“雉奴来了!”
李治见此更觉伤心,李承乾和长孙无忌现在都是如狼似虎,李世民又病的这样,他的皇位谁来给他保证啊?
李治的眼泪止不住就往外涌,带着哭腔道:“父皇您怎么病成了这样啊?”
“唉!”李世民勉强看他一眼。
“父皇,我大哥他他他……。”李治说到一半,就听李世民不耐烦地道:“不要再提那个逆子。”
李治见停了一会儿才战战兢兢地道:“父皇儿臣想-想分封到海外去,带着家小再也不回来了。”
“嗯?”
李世民做出强行抬头的姿态,看了李治一眼才慢慢地道:“雉奴,有父皇在你怕什么?”
“我大哥他率领大军过了函谷关,直奔长安来了。大哥能兵不血刃地过函谷关,可见大哥他真有天命,父皇您就——”李治流着眼泪劝道。
“怎么你是来替逆子做说客的?”李世民生气地打断李治道。
“儿臣不敢,儿臣只是害怕……”
李治神色惶恐心里却十分高兴,他知道只要李世民仍不肯原谅李承乾,他就还有希望。
李世民有气无力地咬着牙道:“哼,你怕什么!函谷关乃是出关的关卡,潼关才是守护关中的关卡,你替朕传旨中书令高履行命他拟旨:诏程咬金为左卫大将军率军驻守潼关,朕倒要瞧瞧……瞧瞧那逆子怎么过潼关。”
函谷关后头是一条一百多里长东西向的山谷夹道,函谷关在夹道的东头,潼关在夹道的西头,李承乾的大军现在正走在这条夹道里。
理论上只要守住潼关李承乾一样进不了长安,而且如果洛阳有变把李承乾封在函谷关内,李承乾这几万大军只有死路一条。
李治听了李世民的安排心中大定,又道:“只是表哥新丧,舅舅未必有心理政。”
李世民听了稍稍抬头看一眼李治,暗道:无忌倒是给自己找了个对手。
李世民面上不动声色只是缓缓道:“冲儿的事我也听说了。”说到这里叹口气,顿了顿才接着道:“只是此时没有人比你舅舅更合适坐镇中枢了,你代为父去好好劝劝你舅舅吧。”
李治抬头看看李世民,见李世民妈终神情恹恹的,心道:难道父皇住在咸池殿里,对外头的事一点都知道?
想到这里又开口告状的道:“前几日儿臣曾亲自去鄂国公府请鄂国公去函谷关坐镇,只是恰巧鄂国公当日就得了重病。若有是鄂国公镇守想来函谷关也不至于就这么快就失守了。”
李世民心里冷笑,面上装做听不懂,语气关心地问道:“尉迟恭也得了重病?”
“正是。”
李治见李世民真不知道外头的事,就开始盘算是如何向李世民揭露尉迟恭装的事。
李世民听了似乎十分伤感道:“该派几个御医去给他看看,送些药去。”
李治闻言连忙道:“儿臣也曾亲自带着御医去看了,只是御医也珍不出鄂国公得了什么病。”
李治说罢眼巴巴地看着李世民,等着他往下问。不想过半天才听李世民道:“御医也有看不出来的病,就像你母后,御医不也没能治好,何况尉迟恭这么大岁数的人了。”
李治见李世民一直护着尉迟恭便不敢再说。
“好啦,朕乏了,你去传旨吧。”李世民说罢便闭上眼睛。
李治见此只得轻声道:“儿臣告退。”然后缓缓起身退出咸池殿。
李世民见李治走了,鼻子里冷哼一声就真的睡着了。
李治出了咸池殿直奔中书省找高履行,把他这次和李世民见面时的情形从头到尾跟高履行讲了一遍。
“陛下这是故布疑阵。”高履行听断然道。
“哦?”李治不解的看着高履行。
高履行往门口看看见没有人,才看着李治郑重道:“陛下病成这样——”说到这里高履行做一个死去手势。才接着道:“如果传扬出去,不说外地的百官必然心向太子,就是长安城还有几个敢跟太子作对?”
李治一想也是:李承乾现在不光是皇太子还手握数万大军,李世民一死谁还能压得住他?谁还敢跟他争天下?
“陛下身体情况绝不能泄露出去,还要尽快除去李承乾。”李治目光森然道。
高履行听了郑重地点点头道:“我这就着就低头写诏书,长孙无忌这两天在办丧事,一切都是他说了算复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219310/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21931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五百三十八章 李世民和他的倒霉儿子们)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易如意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