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中,一双眼珠骤然布满血丝,微弱的喘息声如同一头身受重伤的野兽。
衣料摩擦着树枝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细细的脚踝被碎石块磨得破皮,沾满干涸的血迹和泥土。
什么东西奔跑着,身后不断传来打杀和吼叫的声音,像一个秩序混乱的屠宰场。
这个黑影在众人的掩护下钻入一个山洞,跑了不远便听到卫士的动静。它发出一声低骂,然后将正在流血的右手用力一握,蘸血在一面看似寻常石壁上画了几笔。
奇异的是,鲜血像被海绵吸收一般褪色消失,石板翻转,黑影迅速闪入。
“在那儿!”两个挽弓靠近的卫士一发现目标,就迅速发箭。一箭刺入斗篷,一箭斜擦着石壁进入。
卫士将背后短斧抽出,用力一掷,甩出两丈来远,恰好凿入地板,将翻转的石壁卡住。
两人配合默契,对视一眼后拔出短刀,走向石壁之后。
然而接下来的一幕却让他们大失所望。
只见方正狭窄的石室中,放置着一口打开的空棺,边上几点血迹和手印,是新鲜的。
而除此之外,空无一物。
“逃了。”卫士将刀鞘合上。
……
柔和的清风吹拂着大地,水流平缓的河滩上,股股细流如丝线般从鹅卵石的缝隙间穿过,将它们的表面打磨得愈发光滑。
灼痛的肩部像被火炙烤一样发热,遍布全身的细小伤口像被虫子啃噬般发痒发疼。
树木,河滩,飞鸟。
空无一人。
绯瑜模糊地确认了下四周的情况,紧绷的神经才稍稍放松。
她尝试发声,却感觉自己的喉咙像吞了一块烙铁般肿胀。过远距离的传输消耗了太多能量,而以她自身的修为,本就极为勉强。
绯瑜只记得阵法启动时她穿过一片黑暗,在她挣扎着游出水面的过程中,伤口不断渗血,身体也越发沉重。随后双腿像是撞上了坚硬的岩石,然后一片浪潮淹没了口鼻。
回去,她要立刻回到分坛,把圣箱带回去。
自幼的疯狂训练让她对疼痛的忍耐力远强于常人,意志力也更加坚定。
止血,先止血。
毫无血色的嘴唇像干枯的玫瑰花瓣一样颤动着,少女咬紧牙关,竭力让自己的精力集中,侧身用手臂支撑着上半身,试图坐起来。
“诶你别乱动啊——”一个陌生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少女的后背瞬间绷紧,满是伤痕的右手慢慢挪动着,握住一块光滑的石头。
……
傍晚时分,天色依然明亮,湛蓝色的天空像一块莹润的宝石,镶嵌在村庄的顶部。
两道影子一前一后地在树木阴翳中穿行,像两条浮动的小舟。
自然是许仙仙和小娅。
“我说过了你不用跟着。”许仙仙比平时走路的速度降了一半,尽管她努力控制,脚步依然有些蹒跚。
而小娅则扮演起尽心尽力的医者角色,不放心地跟在身后。
小娅感谢官府的慷慨,大喜他们终于是想通了不把青羡当犯人似的关着不见,而是能在村庄内行走。
然而这何其不是一种自信,对自身防守能力的信任。
在数百人驻守甚至不时巡视的村庄和树林里行走,许仙仙不觉得这是一种恩惠。
不过是从一个小笼子换到大笼子里而已。
六月……她抬头望了望明净的天空,再随意扫过满目的柏树,忽然想回到那个生长着翠竹和木槿花的瀑布边,想把整个手臂都浸在泉水里,慢吞吞地捞起冰凉的荔枝。
或许连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那座她待了足足五年的府邸,那五年安定而平静的时光,其实是令人怀念的。
有谁会无缘无故地喜欢颠沛流离呢?
有时候许仙仙会疑惑,许旭州是不是个长了四眼八耳的妖怪。因为无论她走到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情,任何的行踪轨迹仿佛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按理说许仙仙不会太喜欢这种被人监视的感觉,可每次绿浮或者莲琼,或者任何一个,她相识的蜀王府的侍女,从一千四百多里外的益州而来,站到她的面前时,她却会不自觉地上升起一股温暖的、微妙的感觉。
并不令人排斥。
甚至,隐隐期待。
不论如何,或许她应该……至少,偿还这份恩情。
为什么世界上有这么多令人迷惑的事情呢,许仙仙突然想到她来帝都以后看见过的,那些和她年龄相仿的少年们,蹴鞠、骑马、念书、郊游……
说不羡慕是假的。
她忽然生出一种很荒谬的,从来都没有如此强烈的想法——她要去学校。
她需要读书,需要学习,需要师父,需要同门。
想向厉害的人学习,无论他们在书中还是在面前。这大概是修炼最捷径的捷径了,许仙仙忽然想起很远很远的,饱读诗书的八长老曾经说过的话。
习惯于孤独的人并不总是能接受孤单,习惯于宗门集体的人也不总是能习惯游离。
踽踽独行,不是她的样子。
自从辟邪沉寂,仿佛已经过去了很久,可她还有很多问题,很多可能会被解答,也可能被忽略的问题。
传说中的巫女姜许,是上古之时大陆最智慧的女祭司,女神潮汐最可靠的臂膀。
但他们两者所想的事情,好像又是不一样的。
和她又有什么关系呢,她从来没有想过那么多的事情。
小娅跟在女子身后,始终保持在落后一两步的位置。处处都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221563/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22156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381章 迷思)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缘君九月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