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部便没有多加考虑朱瞻基的旨意,直接原文照抄送鸿胪寺办理。
而朱瞻基在安顿好朝鲜国国内的事务,也就是留贺连成率三千精锐驻朝之后便启程回国。
一到国内,朱瞻基直接从朱高炽的手中接过了监国的位子。
面对朱棣花光了的国库,朱瞻基开始了继续挣钱的道路。
好在此番马哈木叛乱被朱棣迅速平定,忽兰忽失温之战与金山之战基本上把瓦剌部打到崩溃。马哈木直接上表请降,却在阿寨台吉余部的谋划下被斩杀于金山大营。
朱棣十分豪爽的宴请了阿寨台吉的余部,还册封了阿寨台吉之子脱脱不花为新的蒙古大汗。
阿岱汗自请除汗位,察哈尔与科尔沁二部正式投降于大明帝国。
朱棣为了进一步笼络北方草原的人心,也没有选择直接吞并北方草原诸部。而是令脱脱不花领察哈尔部驻扎于漠南大营,将四大蒙古部族分成瀚海、燕然、狼山、北庭四大驻节区管辖。
脱脱不花名义上统治整个蒙古,但实际上军政要务皆出自于大明帝国内阁。
四大驻节区分别管辖漠东、北南、西四大蒙古地区,派遣都指挥使于一万军队在水草丰美河流源头修城驻军。
四大蒙古地区的部族也被以最零星的单位拆解开来,分别规划各自的牧场与军队数量。部族族长也被册封为大明帝国的侯、公、王三种爵位,每年更需要向大明帝国缴纳赋税或者支持兵役。
而且蒙古部族的所有铁匠、识字的智者全部被集中了起来培训,蒙古诸部的铁器只有大明帝国通过官方渠道才能采购。蒙古孩童学习知识,只能去大明帝国的驻军城读书。
大明帝国已经是真正的拥有了蒙古,只要再打一仗蒙古就彻底是大明帝国的了。
而为什么说要再打一仗呢?
因为大明帝国现在的政策肯定有人不服,蒙古诸部内头脑清醒或者不愿受大明帝国摆布的人会在短时间内联合起来形成一股反抗势力。
大明帝国必须盯紧了他们,在他们力量成长到一定的程度准备叛乱之时直接剿灭他们。
只有这股势力被清洗干净了,那蒙古才算是真正的安稳了。
于是乎在锦衣卫上报蒙古各部有人串联之时,朱棣和朱瞻基都是不以为意的回复说道“知道了”。
兵部和参谋本部设置了一个临界点,通过将叛乱势力所掌控的军队、牧民、舆论影响力化成数值算出了一个具体的数。
这些数据被带入一个方程模型当中,每个月锦衣卫收集的数据就用这个方程模型进行计算。只要算出来的数值超过了临界点,就可以直接开战消灭他们了。
而这个临界点,也是兵部和参谋本部反复算出来的。
当达到了这个临界点之时,就意味着大明帝国需要出动十万以下、五万以上的边防军耗时大概半年才能彻底平叛。
而朱棣之所以不直接抄了这股叛军势力的老巢,那是有他更深层的考量。
这个时代的蒙古绝对不是一个落后的民族,这个时代的蒙古是一个综合素质很高且民族主义很旺盛的强大民族。这样的民族很难被彻底征服,一旦处理不当可能会让大明帝国陷入战争的泥潭。
现在刚刚被征服的蒙古就像是一口煮着的沸水,如果你只是在将要沸腾的时候舀出来两勺热水这没什么意义。扬汤止沸,这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正确的做法是釜底抽薪,在水快要沸腾的时候直接灭了柴火。
这些蒙古诸部当中的反抗势力就是柴火,他们都是蒙古诸部当中的精锐战士、有威望的部族首领、熟读书籍的智者。
只有这些人才看得清大明帝国温水煮青蛙政策对蒙古有什么作用,也只有他们有能力在看清大明帝国真正的意图后策划反抗。
朱棣需要等他们各自联络,将所有的反抗者全都暴露在台面上的时候才下刀子。
而如果这批人被朱棣处理或者彻底投降成为了大明帝国的拥护者,那蒙古问题也就解决了。
当年北极熊在波兰的卡廷森林做过一个泯灭人性的事情,北极熊在从汉斯猫手中接过波兰之时制造了惨案还泼了汉斯猫一盆脏水。
有好事者曾经查阅过惨案得主要对象,都是波兰的律师、中层军官、学者等中产阶级精英。
这个支撑社会正常运行的最强有力群体,被北极熊一锅端了之后波兰就陷入了一种奇特的社会断层与文化断层的交织当中。
一旦这种断层出现,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弥合回来。
而如果在这段时间,有一个更强大的文明入侵进行降维打击那断层文明将会很快被同化。
可能当时的北极熊就是这么想的,但是北极熊忽略了波兰国内那对北极熊汹涌的世仇。
北极熊彻底同化波兰的计划没有成功,但不代表朱棣不能成功。
一旦这批蒙古精英倒戈了,那朱棣将会用各种办法让更先进的中原文明对草原实现全面的降维打击。
而之所以说倒戈,那是因为朱棣没打算再度大开杀戒。
朱棣查清楚这帮人的具体身份之后,只会处理一些领导者和绝不肯投降的人物。
剩下的主要精英阶层,朱棣准备尽可能的对他们进行再教育。让这些人主动向中原文化靠拢,最后让他们融合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创造出一种新的融合文化。
一种披着草原文化尚武外衣,但以中原文化内敛、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222540/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22254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144章 入朝——重逢与典礼)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涉江采木兰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