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四七 无名之辩 (2/2)
家差不多,是有些诧异的。
不过想想,诸子百家之时,儒道皆非显学,反而杨朱之学,和墨家之学,为两大显学。
老君道:“释迦牟尼死后,他的弟子便各自有分歧,各自尊经不同,便划分不同,渐渐走了歧路。”
李郸道听闻,叹息道:“所以弟子要非儒非道非佛,才可达三教合一之境界?”
老君道:“什么都有,自然就什么都不像了。”
老君讲的却是老子五千言最经典,也是开头的一章。
“无名,有名”之辩。
李郸道要达到“无名”之境,便是庄子所言的“圣人”了。
这个无名,可不是没有名字,或者没有名气。
而是“大道无名”,“道非恒道”的无名。
txt下载地址:
http://www.69kshu.win/txt/xiazai223347.html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223347/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223347.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八四七 无名之辩)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忽悠啊谢谢您的支持!!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223347/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223347.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八四七 无名之辩)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忽悠啊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