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三十年,夏六月,后崩于立政殿,享年四十七岁。
帝恸哭,后宫上下莫不哀之。
时年,帝陵位于偃师县境内,北依邙山,南对嵩岳,葬于陵中,上谥号曰:文孝皇后。
二十八岁的薛王李复沐,十五岁的晋王李复涣,为之伤神。
由于是皇后,藩王不得不再次启程来京,披麻戴孝。
帝哀痛,不复立后,暂让瑜妃摄六宫事。
京城缟素三日,一月不得奏乐饮酒,兴办婚事。
到了八月中旬,中秋之节,皇宫依旧缟素,难有喜庆。
诸多藩王齐聚一堂,默默无声。
到了神武三十年,皇帝一共分封了五批次的藩王。
第一次是卫王、中山王。
第二批是齐王为首的五王。
第三批是薛王、陈王等四王。
第四批,则是神武二十年,一次性的十王,如曹王、郑王等。
第五批次,则是神武二十五年,再次分封神武十年后出生的藩王。
这一次,则陆陆续续有近十位。
也就是说,截止到二十五年,共有二十九位皇子被分封出去,在神武三十年前就藩。
而如今,皇帝老当益壮,虽然年已五十,但仍旧有十二位皇子在宫中。
皇子的总数,突破到了三十九位。
公主也是不少,也有二十位,即使是顽劣的许国公主燕奴,也已经成婚多年,给李嘉生下了不少的外孙。
不过,皇子多了,之前议论的封地问题,就摆上了桌案。
第四批次分封的十王,漠北安置了三位,西域安置了三位,然后又灭了日本,在四国岛安置了一位,本州岛安置了一位。
如此,勉强才算是妥当。
但,神武二十五年分封的十王,已经过去了五年,依旧还在京中藩王府好好待着。
而更可悲的是,由于藩王就封耗费太大,兴建藩王府的费用,少府寺都觉得吃力。
城东如今豪宅林立,符合规制的藩王府地,也几乎拿不出来了。
无奈,后续的藩王规格降低,基本上控制在十亩以内,造价不超过万贯。
并且,皇帝明言,凡藩王就藩后,王府将会回收,日后入京,须重新兴建王府。
随后,皇帝再次宣布藩王就封后,所得食邑收入将会断绝。
“大哥,父皇怎么还没来?”
安坐着,蜀王李复沅看着眼眶通红,沉默不语的薛王、晋王,不由得看了看陌生的兄弟们,这才对着一旁的齐王说道。
“父皇哀痛国度,估摸着还没起呢!”
李复歆端坐,斜瞥了一眼薛王李复沐,不由得说道:“咱们安分守己,一会儿父皇就来了。”
三十一岁的齐王,已经统御齐国十几年,胡须修长,穿着华贵的王袍,从远处看,一股气势直立显眼。
揉和着威势,又参杂着几分恭敬,在藩王行列中,显得瞩目。
而位列前排的薛王,虽然辅助监国多年,气势渐长,但却没有那种人君权势在握的霸气,显得很是中庸。
较为年幼的晋王,也感觉到群王的威势,气氛的紧张,他看了看闭目养神的兄长。
薛王微微一撇,轻轻摇头,示意其不要紧张。
与薛王对面,早已经就藩多年,资历最老的卫王与中山王,他们则比较放松。
“去年刚回,今年又来,皇后的去世,天下震动啊!”
中山王李复文,随着年岁的增长,留起了长须,显得很是沉稳。
“虽然耗费多,但也是没得法子!”
卫王李宾则微微眨了眨眼,轻声道:“皇嫂故去,如今最难的,怕是薛王吧!”
“虽然就藩了,但他们,还是皇子的身份。”
李复文略微看了一眼几排成列的诸王,他不由得苦笑道:“多事之秋,不提也罢!”
在家天下的时代,皇帝后宫之事,其实影响极大。
比如,皇后去世,如果某位嫔妃上位,比如齐王之母丽妃,那么,齐王就也是嫡子,足以挑战薛王的地位。
但,皇帝怎么会容忍太平多年的朝政出错?他直接让平淡如水的瑜妃,暂摄六宫事,而且明言,不再立后。
这对于许多皇子来说,打击颇大。
不过,政治也因此再次稳定。
皇帝统御天下三十载,宇内太平,威势如泰山压顶,在他没有死之前,谁都不敢放肆。
“陛下驾到——”
突然,沉默的气氛被打开,尖锐的声音响起。
群王忙不迭地起身,身上的威势顿孝,仿若是卑微的臣子一般,恭敬地跪下,以头碰地。
“儿臣(臣弟)参见皇帝陛下——”
声音整齐洪亮,响彻宫殿。
“起来吧!”
皇帝步伐稳健,面目平静,不悲不喜,就坐在龙椅上,看了济济一堂的儿子们,他这才缓缓说道。
“多谢陛下——”
众人排成队,低头垂手,仿佛被训的小学生。
李复歆偷偷望了龙椅一眼,皇帝身子康健,目光如炬,只须一眼,似乎就能洞穿人心。
“坐吧!”
良久,皇帝这次轻叹道。
“诺——”
众人复归原位,凝神静气。
“本来你们去年三年一朝,今年又来,可谓是劳民伤财,不过,皇后去了,也不得不为之。”
李嘉背靠软枕,腰部好受些,他才投以目光与前方,说道:
“国朝以孝治天下,远离洛阳,你们封国相邻,理应兄友弟恭,互相帮扶才是,莫要以我年老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223786/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22378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1402章 神武三十年)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飞天缆车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