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前所未有的暖流 (1/2)
中午的魁首宴后,苏缘与莫青青简单的休息了一下。
下午,他们还有事要做。
上午喜报队来报喜的时候,已经通知他们了。
他们要在申时,前往郡守府受封。
晚上还要去参加郡守府的龙门宴。
三天前的宴会,郡守是为了那些同僚考官。
可是今天的龙门宴,却是专门为他们这些榜单前十的青阳俊杰而设。
未时刚过,顺子就将苏缘的坐骑“寿星”给刷洗的毛光锃亮。
同时,六子也把莫青青的栗毫马给伺候的舒舒服服。
时辰差不多时,苏缘与莫青青各自换上了士子服,并骑前往郡守府。
来到郡守府后,有侍者引领他们前往一处厅堂。
在那里,已经有几个考生在等待了。
都是熟人。
秦念真、姜跃龙、李振、杜飞、谢宝婷、汪甜、杨丰语……
这些都是青阳郡龙门大考榜单前十的考生,也是这一次受封的主角。
申时一到,青阳郡守就出现了,同行的还有一位来自白象城的谒者。
谒者,乃是武国皇帝近侍,一般辅助皇帝处理日常事务,上传下达,或者奉诏出使。
在武国官场,谒者是非常重要的履历,一旦外放为官,往往能平步青云。
这也算是武国特有的官职。
齐、梁两国类似的职能,多由宦官来完成。
武国在女皇时期,决心革除宦官专权之旧弊,遂废除宦官,推行女官与谒者制度。
皇宫之内,分前殿与后宫,其中前殿处理政务,任用谒者。
后宫为皇帝生活区,任用女官。
一般能够被选拔成为谒者,多是容貌英伟,文武双全的人中俊杰。
前来青阳郡的这一位,就是如此。
他带来了武国皇帝的诏书。
诏书中,对在场的青阳郡大考前十都各有册封。
不过册封的品级还是有所区别的。
比如说苏缘、莫青青还有秦念真三人,他们被册封为孝廉。
而剩下的七人,皆为秀才。
孝廉与秀才这等称谓,皆传自于中洲大周时期。
那时候想要成为士子入朝为官,必须要通过察举成为孝廉或者秀才,才是正途。
后来大晋灭周,大周皇族流亡至吴洲,也把一些旧制带到了这里。
哪怕被大炎册封后,吴洲经过多次变革,一些旧称谓依然保留着。
对于即将进入道院的学子来说,这种册封用处不太大。
也就是每月多了一些俸禄,在武国有些小特权而已。
不过他们中若有人想要走仕途,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按照武国惯例,孝廉入仕,自从七品开始。
也就是小县县令或者大县县丞,军中校尉那个级别。
这个起点,就是很多在仕途中摸爬滚打的人的终点。
秀才入仕,自从九品开始。
也就是传说中的芝麻官。
可是就算再芝麻,它也是个官身。
是师爷、捕快、衙役这等吏员可望不可及的存在。
出身正,就代表着无尽的可能性。
武皇这一次册封,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朝廷惯例。
历年龙门大考成绩优异者,都有类似的待遇。
受封考生谢过皇恩后,郡守府的侍从们用托盘捧着十套礼服出来。
而后,他们引领这些新晋孝廉和秀才们,去往静室换下礼服。
等到礼服换好,他们来到郡守府的校场。
在哪里鼓乐队和仪仗队已经准备完毕,他们十人的坐骑也都被红花彩带妆点了一番,在那里等待了。
下一步就是万千考生的梦想,跨马游街。
苏缘胸前被佩戴了一个大大的红花,当先上了寿星马。
在他身后,就是穿着全新礼服的莫青青。
然后,前十考生一一上马,在鼓乐齐名中就出了郡守府。
八名红衣卫士开道,苏缘一马当先,走在队伍的前列。
鼓乐声中,有擅长音功的郡守府执事,高声诵念着十位考生的事迹。
这些所谓事迹,都是由考生所在武院提供。多是一些温良笃厚、勤勉修行的场面话。
当然,内容也会基本符合事实。
比如说苏缘,就说他有任侠之风,曾救助同门学子云云。
还有莫青青,说她精研医道,有着飞鸿刀之名等等。
这位执事声音嘹亮,非常有贯穿力,哪怕鼓乐齐名,也不能掩盖他的诵念。
这等声势引得沿街百姓纷纷围观。
尤其是那些放假在家的武院低年级学员,被家里人领着现场观看,顺便一阵耳提面命。
还有过来沾喜气,吸考运的。
瞧热闹,选郎君的。
如是种种,甚至还有人打算上手摸两把。
不过都被维持秩序的军士给架开了。
被这么多人围观,即便是以苏缘两世为人的脸皮,也不由感觉有些撑不住。
然而这件事情,却被考生们视为无上荣耀。
整个队伍从东走到西,从南走到北,把郡城的主街都给绕了一遍。
等到了青阳武院的时候,近千各学年的学员围拢上来,把游街的队伍生生给逼停。
还是黄山长出面维持秩序,他们才得以继续进行接下来的步骤。
青阳武院已经腾出了一片场地,搭建了高台和会场。
苏缘、莫青青与秦念真三人上台,由黄山长亲授他们法衣、徽章还有武院的奖励。
法衣和徽章都是去参加三国联考的凭证。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224933/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22493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一百五十六章 前所未有的暖流)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凰中鲤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