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还有大招? (2/5)
“而中医……”
“你们谁知道中医的本质是什么?”
众人同时摇头,不得不,没有小齐导员博。
三冰子有点着急,“班头,你就别卖关子了!又不是中医的,谁知道这个啊?”
却不想,齐磊道,“应该知道的,不管你是不是中医的!”
不再吊胃口,“中医本质是:‘宁可药上蒙尘,但求世间无疾’的济世哲!”
众人:“!!!”
实话,这个答案没想到,也有点震撼。
齐磊:“中医的起源,是神农尝百草的救世仁心。从其诞生开始,就和奉献分不开。”
“所以,遍观古籍,凡是你叫得上名字的旷世名医,从扁鹊到华佗,从张仲景到孙思邈,就没有一个因为医术而大富大贵的。”
“但个个都是悬壶济世,医先修德。”
“你们去看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其中有关于粪便、尿液、男精女经、唾液、脓、痰,所有体液的味道和性状研究,注意!是味道!!”
“这些味道,李时珍是怎么知道的?”
众人,“!!!”
齐磊,“所以,中医的底层逻辑是让所有人都能看病、治病!”
“以至于它的诊病、治病的成本都趋向于廉价和不可重复性!”
“追求用最简单的方、针、术来解决问题,同时,治本而不求治表,争取让你看一次病没有第二次!”
“这是完全不符合商业逻辑的。”
众人,“……”
有的同还是有点固执,“可是,小齐导员,依当下来看,现在的中医确实水平不咋地啊!糊弄人的太多了,中医确实存在弊端。”
齐磊想都没想,冷冷一句,“你把因果逻辑搞反了。”
“????”
齐磊,“不是因为假中医、水平低的中医才使得中医没落,而是中医没落之后,才出现了这么多假的、水平低的!”
“……”
齐磊,“我告诉你们两组数据!”
“第一个,中医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中药炮制。你们知道,全国可以称得上著名的中药炮制师师傅还有多少吗?”
“多少?”
齐磊伸出连个巴掌,“绝对不超过这个数儿!”
“!!!”
齐磊,“第二个!建国初期,所有中医医师都要考医师资格证,而且是用西医理论来考。你们知道有多少中医因此不得不放弃行医吗?”
“多少?”
“十不存一!”
齐磊,“当大家都不信任中医了,注意!这种不信任不仅仅是生病了不选择中医,而是全方位的。从教、行业管理、行业建设、基础设施投入等等方面,全方位罢黜中医。”
“怎么可能大批量地培养出优秀的中医人才?”
众人此时瞠目结舌,哑口无言。
齐磊所提供的这个思路,是他们从来没想过的,更是主流思想所忽略的。
赵老太此时则是陷入了沉思,她突然发现,这不正是一个非常好的社会课题吗?
延伸一下,甚至可以拓展到,从传播、新闻的角度如何拯救中医中药!
嗯!
正好赵老太今年还没fā_lùn文,想着回去好好整理一下思路,这个课题还不错。
结果,无意间往旁边的雏鹰二期看了一眼,登时脸就绿了。
只见二成子在那儿舔着嘴唇念念有词,“别特么和老子抢,这个论文我要了!”
他在本子上正记笔记呢,《传统中医药传播刨析》。
那边童璐直瞪眼,“董磕巴!你敢抢,我和你没完!”
她的是《中西药对比之我见》。
三冰子,“那我写啥啊?”
“算了!”欻欻歘,《论西药商业模式下的阴谋》。
赵老太简直无语,你们这帮小崽子动作还挺快。算了,让你们练手吧!
嗯!雏鹰二班也有点一班的样子了,起码知道在哪儿找论文题了。
而齐磊这边还没完,分别针对传统武术、儒、道的地位,还有当下批判的谬误,进行解析。
“传统武术!很多人,传统武术的实战不如这个,不如那个,一无是处。可问题在于,传武重要的不是实战,而是承载的文化。而它承载的,恰恰是暴力的另一面,‘和’文化。”
“就拿武术套路来吧!都是花架子,没有实战作用。对喽,武术套路的本来就不是打架用的,而是为了不打架而诞生的。”
“古代,为了减少因动武而产生的伤亡,于是什么七十二路弹腿、佛山无影脚、螳螂、太极就诞生了。”
“两人一见面,不是上来就是王八拳撩阴脚,而是互练一套拳,互为评判。”
“谁的拳打的漂亮,对方认为赢不了,那就不真打了,该干嘛干嘛。”
“劫道的给钱,报仇的认输。”
“这才是武术,武中求和,暴中止暴!”
“洋鬼子屁都不懂,你们跟着瞎起什么哄?”
继续道,“儒家道家是糟粕吗?确实有糟粕之处,貌似这种观点没有问题。”
“可是,糟粕的东西咱们早就弃之不用了啊!”
“糟粕在哪儿?在于封建王朝借儒道之利,对社会进行思想麻痹和封建统治。”
“八股文是糟粕,理灭人欲是糟粕、君为臣纲、夫为妻纲是糟粕。”
“那这些东西现在还有吗?”
“反过来,儒道就没有好的地方吗?”
“仁义理智信是不是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225847/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225847.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172章 还有大招?)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苍山月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