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武侠小说 » 万物皆可狙击最新章节列表 » 第6章 初体验 (1/2)

第6章 初体验 (1/2)

文/遗憾鸡
万物皆可狙击 | 本章字数:16.83万字 | | 万物皆可狙击txt下载 | 万物皆可狙击手机阅读

系统提示:“成功接取新手试炼任务:第一环,猎杀草原蚱兔。当前任务进度010。”

在基站接取完新手任务,李墨游兴奋的朝野外走去。

玩游戏不打怪,那将毫无意义。

目标分析:蚱兔。

种族:草原蚱兔,一种半虫半兽的魔兽。杂食性。

类别:魔兽。

能量属性:兽系,虫系。

能量等级:1。

擅长技能:头锤。

李墨游蹲在草丛里,调出助战系统,扫描着不远处的怪物。

玩家的助战系统,除了能查看角色面板属性外。

还可以查看实时地图、好友通讯、社交论坛、鉴定物品图鉴、查询资料等功能。

当然,部分功能,前提是联接灵网才能使用。

蚱兔的相关资料,此刻便出现在眼前。

蚱兔看起来极为怪诞,像是兔子与蚱蜢拼接而成的。

咋看之下,身体与平常的兔子并无二致,蹲在地上毛绒绒的,让人心生怜爱。

只是,当它跳起来,露出那两根蚱蜢一样的虫腿后,所有的怜爱一扫而空,只让人觉得恶心。

所有的新玩家,在初入猎土时,都会接取这个新手试炼任务。

这是一个连环任务,从战斗、生活、经济等多个维度,帮助新人快速适应猎土规则。

任务完成最后的奖励也颇为丰厚——奖励玩家一套单人公寓。

这第一环任务,就是考验玩家的战斗能力。

蚱兔个头跟现实中的家兔差不多,攻击手段就是简单的用头部撞击,伤害极低。

极为适合被新手当靶子,磨练技能的熟练度。

而且,基站也有大批商人,长期收购兔皮。

可以说大多数新手的第一桶金,都来自于猎杀蚱兔。

李墨游匍匐在草丛里,爱不释手得抚摸着手里的铁骑自动步枪。

这把步枪外形,仿制于漂亮国的经典枪型,M16。

打开四倍镜。

李墨游将射击模式调成点射。

瞄准蚱兔的脑门。

枪在手,仿佛熟悉的老朋友。

技能魂环,基础蓄力射击发动。

基础蓄力射击:将磁感线贴合枪管内膛线,为子弹附加磁感效应。蓄力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

冷却时间:无。

蓄力时间:0~10秒。

发动技能后,磁感线压缩在枪膛之中,顺着膛线,不断的缠绕折叠,再折叠。

直至再也折不动。

扳机反馈着力度。

射击准备完毕。

开火!

枪管发出消音器一样的“嗡”声,一枚子弹转瞬即逝。

“啊,多么动听的声音。”李墨游不由的,带着一脸享受。

然后,李墨游眼睁睁,看着子弹,划着优美的抛物线,速度越来越慢,落在十米开外的草丛里。

而他离蚱兔的距离,可整整有近百米。

掉落的子弹,甚至没有惊吓到蚱兔,该吃吃该喝喝。

“就这?就这?”

“就这刺水枪,配4倍镜有屁用。”

李墨游嫌弃的看着手里的铁骑自动步枪。

而经过一次射击后,李墨游手里的磁感线,显而易见的有些虚弱,看起来若隐若现的。

仿佛一条风吹可断的蛛丝。

“我还没用力,就虚了?”李墨游无奈的坐到地上,等待着磁感线恢复正常。

虽然有被提醒过,机工前期很弱,但这也太弱了吧。

射一枪,最远射个十来米,有效的杀伤范围估计也就四五米。

四五米后,子弹被附加的磁力就会消失殆尽,失去杀伤力。

一枪后,至少还得花费十来分钟,恢复磁感线。

太烂了。

理论上来说,猎土中枪械的杀伤力,完全由玩家所能控制的磁感线决定。

磁感线越多,积蓄的能量越大,所爆发出来的子弹杀伤力越大。

然而起步阶段,新人机工只有一条磁感线,射出来的子弹,如果距离太远,可能还没拳头打人疼。

李墨游捡起掉在草丛里的子弹,现在是创业初级阶段,任何资源都不能浪费。

手指掐着子弹,打量着它螺旋状的纹理。

这玩意,穿透力极强,一旦射进ròu_tǐ内,会像钻头一样,搅动猎物组织器官,造成致命伤害。

如果能在有效杀伤范围内,通过磁力突破灵膜的防御,子弹击中目标要害部位,绝对能一击毙命。

比如,爆头。一枪,可能把脑浆都搅烂。

“众所周知,枪手属于近战职业。”

李墨游将子弹塞到弹夹,重新趴在草丛里。

仔细观察着草原上的蚱兔群。

与现实中的兔子胆小的习性不同,蚱兔毕竟是魔物,正三五成群,大大咧咧的在草原上游荡。

时不时这儿啃一口,哪儿嘬一下。

突然,“咔”的一声,其中一只蚱兔哀嚎一声。侧翻在地。其他兔子一哄而散。

却是踩中了李墨游提前布置的陷阱夹子,将它其中一条腿牢牢锁住。

李墨游一路小跑,快速朝受伤的蚱兔冲过去。

瞄准猎物的眼珠子,开枪。

眼睛,永远是防护性最差的部位。

然而,疯狂挣扎的蚱兔,险而又险的,躲过这一枪。

李墨游居高临下的这一枪,直接将子弹打到泥土里,砸出一个坑来。

这一枪把李墨游吓了一跳。

差点射中自己的脚掌。

“怎么回事?”

“几年不摸枪,我现在枪法这么拉了?”

趁着李墨

(快捷键 ←) 上一章:第5章 枪手章节列表下一页:第7章 副本(1/2)(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