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回京 (1/1)
再说于公公和二皇子,十六皇子他们返回京城,风餐露宿的,走了二十多天,才回到京城。
二十多天的旅程,虽然没有什么事,都不着急,但也是很疲乏的。
但是他们不能先回家,得先向皇上复命,皇上都等着急了。
皇上问了二皇子和十六皇子,夏衍结婚的大致情况,问了他们对戴米的观感,也问了西北的民生民情。
二皇子讲了夏衍大婚的盛况,讲了戴米的十里红妆。
至于戴米这个人,两个人都认为她堪称王妃。
和他们想象中的农女,绝对不一样,他们让皇上放心,夏衍没有娶错人。
十六皇子则着重讲了王府排练的几出戏。
那么高价的戏,十两银子一张,竟然一票难求,滨州人太有钱了。
还有那几本根据戏本改编的小说,王府目前就净挣了一百多万两银子。
可是戏还在演,书还在印。
现在还仅仅在宾州,如果是整个夏国呢?
这个数目很吓人的。
皇上听了很满意,他派出去的暗子,送回来的消息,对戴米的评价都很好。
皇上让他的两个儿子回家休息两天,再上朝。
然后和于公公仔细的聊了起来。
皇上问的很详细,于公公仔细的描述了夏衍和戴米的爱恋,夏衍的聘礼,戴米的嫁妆。
又细细的讲了戴米的为人。整个王府人对戴米的敬服。
他讲了戴米是如何征服王府的,王缙云和齐万里是那么好对付的?
李公公和张嬷嬷那个不难缠?于公公说起王妃的一出戏就征服了整个宾州。
于公公说现在在宾州,王妃的不堪身份不再是丢人的事情,反而隐含有一丝赞誉。
那意思是,看看我们王妃这么不好的身份,还能当王妃,说明咱们王妃多么厉害呀!
让人哭笑不得。
皇上眼光闪烁着,心中庆幸,多亏了夏衍娶了她,如果这个人不是皇家人就太可怕了。
于公公笑着说着,他还着重讲了戴米做的饭,真是太好吃了。
现在想起来,还口齿留香。
那拉出长长的糖丝的拔丝地瓜,那一层一层的松软的手撕饼。
还有哪些小零食,开口松子,琥珀核桃,柿子饼。
这次自己带回来不少给万岁爷的,虽然夏衍没有明说,但是他的意思于公公明白。
说真的,万岁爷真是没有白疼夏衍。
只有他对皇上的敬爱中,包含着对父亲的爱戴。
不能想了,想想哪些东西,就流口水,又想吃了。
最后于公公郑重的讲起来育苗,讲起了地瓜。
皇上叫来了大司农,于公公把戴朗的育苗记录拿了出来,给他看。
大司农很激动,如果育苗是真的,地瓜的产量是真的,那么就会改变夏国的种植历史。
也能让夏国人不再饿肚子。
丰功伟绩呀,这些都是怎么想到的呢?
大司农喋喋不休,夸赞着戴米。
皇上让大司农把笔记拿回去,和懂得农耕的人仔细研究。
今年有些育苗已经来不及了,有的还是能用上的。
无论如何先试试,掌握住方法,过年好用。
如果行的话,来年就在全国大面积铺开。
大司农走了,于公公又讲了王府的刺客,皇上的眼睛暗了暗,让于公公下去休息,没有再说什么。
刺客的事情他早就知道了,他的人就碰上一次。
这次真的很悬的,听于公公说时,皇上真是惊出一身的冷汗。
这些人的手段是变化的无穷无尽的。
他朝着南边看了看,厌恶的说:“真是找死啊!”
看样子,小儿子大婚是他心喜的,亏得自己当初没有动手。
这个儿媳妇也是不一般啊,为什么有那么不堪的出身?
不过她自己到是毫不在意,要是别人,早就想办法掩盖起来了。
特别是戴米又有那么好的身手,解决王老大,小菜一碟,太容易了。
可是戴米却没有动他,反而让王老大找上门来纠缠。
这些能说戴米什么?心软,心粗,不,不是。
这个儿媳妇既不是心软,也不是心粗的人。
只能说明她是一个心地善良,心胸开阔的人,眼界宽,气场大,能容人。
她把自己的一切都摆在明面上,任别人评说。
这样的条件,儿子还能看好,说明她其他方面得多优秀。
真的很想看看她。
皇上也想儿子了,三年多没有见面了,夏衍还恨自己吗?
不管怎么样,过一段时间,得找个理由,让他们回来一趟,以解自己的思念之情。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228535/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22853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150章 回京)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韭花酱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