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共情虞姬 (2/3)
【......】
正当一众观看直播的青年演员在直播间里,对今天参赛的选手分析评判的时候,台上的沈歌已然开始了他的表演。
虽说《劝君王饮酒听虞歌》这一段是虞姬的个人秀,但是为了节目的严谨和完整,付佳师姐直接给他找了个花脸演员来表演楚霸王。
而在这一段戏中,对于楚霸王来说倒也没什么难的,反而甚至可以说是十分轻松了,他只需要在台上配合着虞姬做几个动作,便可以看着虞姬为他歌,为他表演舞剑了,至于唱段是没有的。
专门为梅兰芳大师创作出来的戏曲,对于学习梅派的演员来说,所有人都会,而且还要熟练、精通。
当然这对于融合了梅派神韵的沈歌来说,自然是不在话下,甚至还可以说是,在细节上面,他比任何人都要更加的清楚,包括每一句唱腔、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神情!
正因如此,当杜近芳大师在看到他所扮的虞姬登场后,才发出了“天生梅骨”、“天生为梅家人”这样的感慨之词。
“劝君王饮酒听虞歌!”
“解君忧闷舞婆娑!”
《霸王别姬》的戏中,此时此刻项羽刚愎自用、一意孤行,不听虞姬和手下的劝阻,率大军直入九里山,导致中计兵败,败局已定,如今已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候,而虞姬仍是以“兵家胜负,乃是常情,何足挂意”这句话来安慰他。
直至四面楚歌,所有人被汉军围困,大势已去之际,不可一世的楚霸王项羽,在这一刻,终是发出了“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这样的慷慨悲歌!
而到了这种境地,虞姬这位巾帼奇女子,依然是强作镇定,打起精神,为楚霸王项羽“歌舞一回,解君忧闷”!
实际上到了这一刻,虞姬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从四面楚歌,再到楚霸王项羽绝望悲歌的时候,她在心中便已经做出了那个决绝的决定,只不过这个时候却只能压在心中,不能够表现出来,强作镇定为项羽舞剑,鼓励他莫要轻言放弃。
表演并不是按照已有的模板规规矩矩地往上套就行了,不论是沈歌融合梅派神韵后所获得的感悟,还是杜近芳大师传授的他这些经验,都在告诉他,要想表演好一出戏,先要去理解这个人。
京剧演员表演的程式动作不仅仅是技巧,而且还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当一个京剧演员站在台上的时候,不单单是唱和表演而已,扮演一个角色,即便是能够很快的入戏,但却也不算是入门!
如果一个演员没有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的话,而且又没有恰如其分地演出这种感情,那又如何打动得了底下的观众呢......
沈歌在表演这一段的时候,瞬间入戏,进入到了那种忘我的状态,初次参加青京赛的陌生感,以及台下评委和许多观众目光所带来的压力,不再对他有任何的影响,因为他现在需要的就是,投入表演!
而这不过只是第一步而已,当沈歌开口唱出唱词的时候,杜近芳大师对他教导的那些话,和梅派神韵中传来的阵阵感觉,使他逐渐代入到了《霸王别姬》中,虞姬的身上。
共情!
虞姬在为楚霸王项羽歌舞的这一刻,心中的感情与沈歌想通,或者说,沈歌就是现在的虞姬。
若是说他在唱第一句唱词的时候,与虞姬之间还有一点疏离的感觉,但是这一刻,两人之间的隔阂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这是一种十分玄妙的状态,说不定,道不明!
就连此时此刻的当事人沈歌,恐怕一时半会都讲不清这种莫名的体验。
现在正在舞台上表演的沈歌,心情十分的复杂,四面汉军围困,楚军大势已去,在这穷途末路之际,楚霸王项羽和虞姬,俱都是已经到了英雄气短,美人迟暮的境地!
力能扛鼎,不可一世的楚霸王项羽,说出了那句“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似乎已经放弃了挣扎和抵抗......
完了!
结束了!
不出任何意外的话,这种结局几乎是注定的。
不!
还未输!
当到这一刻的时候,虞姬心中已经作出了自刎的决定,而楚霸王还未振作精神,她需要让项羽振作起来,勿挂念自己。
因此,虞姬在舞这一段的时候,心绪复杂。
一面是强颜欢笑,为楚霸王何以解忧,鼓励他;一面又是十分的不舍,但是自刎的心却坚定无比,因为她要让项羽没有后顾之忧,而自己,则是让楚霸王振作起来的最关键的那一步。
当沈歌与虞姬共情的这一刻,现场看转播画面的付佳师姐眼中闪过一道光芒,她察觉到,小师弟在舞台上的气质一下子变了,似乎已经完全融入到了表演中。
仿佛他就是虞姬,虞姬就是他!
“真是个妖孽呀!”
她在心中自言自语道:“这回师父可真的是捡到宝贝了!”
“诶!”
一旁的李缨同时也疑惑地说道:“我怎么觉得台上沈歌的气质,忽然变了,这种感觉我也说不太清楚,非要说的话......”
想了想后,她开口说道:“变得更像虞姬了!”
闻言付佳微微一笑,李缨说的没错,这的确是沈歌在这一瞬间,给人最直观的感受。
与此同时,正在家里看电视的杜近芳大师,当看到舞台上沈歌身上的倏然变化后,微微一笑,眼神中同样有些欣赏和赞叹,以及一抹......讶异!
神色间若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229375/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22937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154章 共情虞姬)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李丽质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