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167:对镜头也这么了解? (2/3)
刘译道:“这个镜头是特写,主要是拍摄人物肩部以上,或者某个特写,我的动作、神态特写,会在这个镜头中呈现。
所以我需要将动作完美的呈现在这个机位中。”
一般来说,特写镜头是电影中拍摄人像的面部,人体的某一局部,一件物品的某一细部的镜头。
他们将一些细节方面传达给观众。
听了这句话,吴导轻轻点头。
他又指了一下特写镜头周围的两个镜头。
这两个镜头都是在同一侧的,,摄像机中间似乎形成了一条轴线。
以人物ab为点,会形成一道无形的线,这条线就叫做180度轴线,两台机器必须在这条轴线的同一侧,不然就会越轴。
越轴第一会让机器穿帮。
第二,呈现的画面也会让观众看着难受。
这两个摄像机高度大概有1米到1.2米之间。
刘译的脑海中迅速判断,然后说出了镜头的作用。
“这两个摄像机就应该是负责拍摄近景了,它会拍摄人物胸部以上或者半身,拍摄出演员的部分动作,谈话,尤其是神情的表达。”
说罢了之后,刘译继续补充道:“我最应该注意的,可能就是这两个镜头了,如果我背对着镜头,我不能挡住镜头,我要让他形成一个过肩镜。
这样,摄像机才可以拍摄到和我对话的演员。”
吴导道:“很不错!往往在拍摄内场戏的时候,演员总是注意不到这两个镜头。
因此,到头来就会看不清另外一个角色。
所以,导演就会N机。
挡镜,也是N机最大的原因之一。”
说罢了之后,吴导继续四处张望,他看见一个防止在近景镜头后面的一个镜头。
吴导又指着那一个镜头。
“那么,这个镜头你又应该注意什么呢?”
刘译看了只是一眼,便已经判断出来了。
“主要负责拍摄中景的镜头,也是常用的镜头。加深画面的纵深感,表现出一定的环境、气氛,常常用他来叙述剧情。”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缺少远景镜头。
那是因为在拍摄内场戏的时候,根本就不需要远景镜头!
只有在拍摄外场戏的时候,才会用得到。
吴导听完了这话,连连点头,他走到了刘译的身边,轻轻拍了拍刘译的肩膀。
“你果然是有一些知识的,所说的镜头,分毫不差!”
刘译笑了笑。
紧接着,尽在他们就要离开场地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个摄影师,他身上扛着一个镜头。
这个镜头......
看起来好像是多余的。
像是拍特写镜头,却又有时候拍七分身镜头。
像是拍变焦镜头,却又在拍深焦镜头。
一会儿锁画,一会儿定场。
不仅仅在拍演员,也在拍工作人员。
刘译的心中也在暗想:为什么会多了一个镜头?
吴导又来了兴趣,他指着那个镜头。
“刘译,这个镜头你知道吗?”
就在说完这句话的时候,那个摄影师缓缓抬起了头,看了刘译一眼,又看了看吴导。
“吴导,刘老师!”
他亲切地打了一个招呼。
虽然刘译对摄像师记得不是很清楚,但是他抬头的时候,刘译已经看到了他的面部。
刘译道:“这个自然是花絮镜头了。”
吴导心中已经确定了,眼前的刘译对摄影机非常熟悉。
非常熟悉,就代表着,他可以拍好这一场戏。
他知道如何走位。
在内场戏中,也正是这个走位最重要了。
于此同时。
吴导瞪了那个摄影师一眼。
“要你多嘴!”
说罢之后,吴导和刘译便离开了现场。
那个摄影师看着两个人远去的背影。
兀自喃喃道:“我就是想要打个招呼,这有错吗?”
想不通!
在确定刘译了解镜头之后,各部门的工作人员都在紧张的准备。
不一会时间,现场已经布置完毕了。
这一场戏,开始拍摄。
“第一百零一场,第一镜,第一次,Action。”
随着场记板“啪”的一声敲响,这一场戏开始拍摄。
第一镜头戏,是大飞和老大之间的对话。
大飞看着老大:“老大,我给你介绍个人。”
他的表演中规中矩,没有什么好说的。
老大这时候缓缓抬头,看着大飞。
通过摄像机下面,我们可以看到,此时此刻的老大,是面无表情的。
他的手中,转折盘珠,整个人看起来是那么的淡定。
“哦?”
在原本的台词中,应该是“他?”
但是,“他”这个台词,有感觉不太淡定,不符合老大的性格。
其实,越是简单的戏,越是难,越是日常的戏,也越是难。
但是,老大已经完完全全地将人物的性格表达清楚了。
他就是那么的淡定。
现在的台词已经被改了,你改归改,总要让后面的人知道怎么去接这场戏吧?
老大这时候看了一眼刘译,也就是剧本中的许淳。
他一句话都没有说。
大飞这时候也自然而然的可以接上下一句台词了。
“是的!就是他。”
老大这时候的语气非常淡定。
“他......能有什么本事?”
其实,这样的表演,也是为了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229621/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229621.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167章 167:对镜头也这么了解?)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痴人不做梦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