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鳌拜 (2/2)
费扬古之子倭赫是康熙身边的侍卫,在御前对鳌拜表现得不怎么礼貌,鳌拜对此深为衔恨。康熙三年四月,鳌拜遂以倭赫等人擅骑御马、取御用弓矢射鹿之罪名将其处死。费扬古对鳌拜痛恨不已,鳌拜又以“怨望”的罪名,将他及其子尼侃、萨哈连一并处死,家产籍没,给予都统穆里玛。费扬古一门惨遭家破人亡之祸。
鳌拜没有想到却有三个不怕死的官员敢于违拗自己换地的要求。他对户部尚书苏纳海、直隶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三人极为恼怒,分别以苏纳海“藐视上命”、拨地迟误,朱昌祚、王登联“纷更妄奏”的罪名,俱论死罪。康熙虽然年幼,但心知苏纳海等三人并无大罪,只因惹怒了鳌拜而被妄加罪名而已,于是召集辅政四大臣询问意见。鳌拜坚持要将三人处以极刑,索尼、遏必隆附和,苏克萨哈知道自己若反对极易惹火烧身,只好沉默不语。但小皇帝不允鳌拜所奏,只是批准刑部拟定的处罚,即将三人各鞭一百,没收家产。鳌拜公然无所顾忌,最终竟矫旨将三人处死。然后,鳌拜强行换地。
康熙六年六月,索尼病死。索尼虽然在生前未能遏制鳌拜的势力,不过他临死前的一个动作却在其身后造成解决鳌拜问题的良好转机。这年,小皇帝玄烨已年满十四岁,索尼上书,请小皇帝遵循先帝顺治十四岁亲政的先例,开始亲政。七月,康熙亲政,加恩辅臣,仍命佐理政务。
皇帝已经亲政,却又无法应对鳌拜的威胁,苏克萨哈便上疏请求解除辅臣之任,愿往遵化守护顺治陵寝。这个举动别有意味,那就是既然苏克萨哈已经卸任,那么鳌拜、遏必隆两人按理也应辞职。这一招触及到鳌拜的要害,可鳌拜却不想就这样退出政治舞台。于是鳌拜给苏克萨哈罗织了心怀奸诈、久蓄异志、欺藐幼主、不愿归政等罪名,提出应处凌迟、族诛之刑。康熙深知苏克萨哈并不该杀,虽然自己已经亲政,却仍然无力保全苏克萨哈一命。鳌拜气势汹汹,竟在御前“攘臂上前,强奏累日”,最终将苏克萨哈处以绞刑,并诛其族。苏克萨哈的被杀,使鳌拜与康熙之间的矛盾急剧上升。
赵秋心道:“此时,苏克萨哈已死,小皇帝招了些小太监,正在宫内整日练习布库。鹿鼎记的序幕,也该拉开了。”
他长笑数声,自顾自嘀咕道:“鳌拜年已近花甲,接下来的命运,便是小皇帝整日纠集一群小太监以布库为戏,麻痹鳌拜,趁其入宫时不备,予以捉拿,当然,这自是少不了索额图、黄锡衮、王弘祚、康亲王等人的暗中支持。此后,鳌拜一直关在康亲王府里,被韦小宝以匕首杀死,其一众党羽,或死或革。”
他嘿嘿笑了数声,再叹了一口气说道:“只是,我既附身鳌拜,真当我这领侍卫大臣是摆设不成,这天下,似乎也该变一变了。”
忽地,他推开卧室房门,喝道:“来人啊!”
几位家奴急匆匆赶来,跪在赵秋跟前,说道:“主子有何吩咐?”
赵秋冷哼一声,说道:“你等速速让穆里玛、班布尔善、阿思哈、泰必图、噶褚哈、济世、吴格塞、塞本特、讷莫、玛尔赛等人前来,我有要事与他们相商,另外,不得走漏风声,谁人敢走漏风声,死!”这穆里玛是鳌拜的亲弟,阿思哈、泰必图、噶褚哈、济世、吴格塞、塞本特、讷莫、玛尔赛等人身居要职,正是鳌拜的亲信。
不多时,数位家奴便来回报,班布尔善、阿思哈、泰必图、噶褚哈、济世、吴格塞、塞本特、讷莫、玛尔赛等人,其中半数已被调动或公干出京。
“呵呵,至少还有半数的党羽在这里,这就好办多了!”
不多时,穆里玛等人便来到了鳌拜府邸,赵秋屏退一众下人,便与穆里玛等人密议......
其后数日,城内暗流涌动......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229817/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229817.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36章 鳌拜)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踏古寻迹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