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练兵纪实(一) (2/2)
外,吴起还特别重视军队的教育训练工作,强调要用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去教育军队,使军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荣辱观,让士卒知道什么是义,什么是不义,以它为支柱,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所谓“凡治国治军,必教之以礼,励之以义,使有耻也。”
虽然吴起最终没能建立起一支有信仰的军队,但他的治军思想却与我党不谋而合。
在训练上,吴起主张采用以点带面的教学方法,所谓“一人学成,教成十人;十人学成,教成百人……万人学成,教成三军”。
用现代治军思想讲就是发挥军事骨干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使士卒都能熟悉并掌握各种武器的使用和战阵的变化,做到“每变皆习”,然后再用于兵争中。
这个理念和我国建国之初提出的建设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适应未来战争需要的理念是一致的。
吴起提出的精兵标准是:“居则有礼,动则有威;进不可当,退不可追;前却有节,左右应麾;虽绝成陈,虽散成行;与之安,与之危,其众可合而不可离,可用而不可疲;投之所往,天下莫当。”
他将这种“以治为胜”,放之四海皆无敌的军队称为“父子之兵”。
我朝便建立这样一支军队——“人民子弟兵”。
他主张从严治军,强调用严格的军纪法令来约束将士,使其一切行动“任其上令”,“令行禁止,严不可犯”。
这一点与我朝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的“一切行动听指挥”不谋而合。
他又主张官兵一致,上下一体,在军事奖惩上必须做到“进有重赏,退有重刑”,在实行“重赏”、“重刑”时必须“行之以信”。
虽然后人有言吴起私德有亏,但他的思想境界之高却是令人叹为观止,比穿越者更像穿越者。
至于练兵的具体内容,历朝历代都相差无几,大致也就是明军法、听金鼓、辨旗帜、习五兵、练战阵五项。
严虎也没想着一两月之内将麾下部曲练成精兵,只要士卒能做到前三项,便可以初临战阵了。
据他所知,吴景、孙贲手下也没有多少精兵,麾下兵士多是袁术在两淮收编的盗匪,若依照常理,袁军的战斗力绝不会太强。
txt下载地址:
http://www.69kshu.win/txt/xiazai231710.html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231710/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23171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12章 练兵纪实(一))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惆怅夜来烟月谢谢您的支持!!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231710/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23171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12章 练兵纪实(一))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惆怅夜来烟月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