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
烈日的余温逐渐散去。
坐落在向平城南独一无二的乌家大宅,远远瞧着,雕梁画栋,庭院深深,富贵无双。
乌家今日似乎有什么喜事,下人们忙忙碌碌的身影在不停地穿梭着。
乌家大厅。
那摆满山珍海味、美味佳肴的饭桌之上,围坐着三个衣着华贵的男人。
这三个人有老有少,细细看着,眉眼之间俱有几分相似。
他们的脸上都挂着亲切的笑容。
主位之上,坐着一个长须男子,看上去约莫四五十岁,身材削瘦而欣长,目光温和,笑容和蔼,一袭华贵衣裳被他穿出了一股超脱世俗的感觉。
他的左边坐着一个年纪稍小他几岁的男人。
他的脸很干净,白白嫩嫩的,他很胖,与长须男人一比,简直是两个极端。
一个是一尘不染、超凡脱俗的得道高人。
一个是贪得无厌、欲壑难填的土豪劣绅。
这样两个极端的人,竟然是兄弟,竟然能这般亲热的坐在一起,实乃奇事。
而饭桌上的第三人,便是乌家公子乌衍。
他似乎又瘦了一些,精神有些萎靡,也不知昨夜又睡了几个美丽少女了。
夕阳西下,天幕黑了下来。
乌家内外早已经挂满了华灯,亮如白昼。
“二弟,几年不见,你怎得又变胖了?”
长须男人一笑,声音听上去有几分缥缈。
被长须男子称为二弟的男人,也就是乌衍的父亲,乌家的主人——乌玉。
而这个长须男子名子却有些难听——乌瓦。
一个玉一个瓦,当真是天差地别,而他们的相貌,他们的举止,也是天差地别。
土豪劣绅为玉,得道高人为瓦。
也不知他们的父母取这样两个名字是何用意?
或许?
他们年轻时长得相似?只是那不懂节制的人,变了而已。
只是乌瓦这个名字配上那一副得道高人的模样,实在是有些不符。
乌玉咧嘴一笑,那张脸变得更大了,脸颊上的肉都堆在了一起。
他长得不丑,甚至可以说是俊美,俊美的眼,俊美的眉,俊美的唇……但也只是一个俊美的胖子。
“大哥,我本来就长成这样,只是你越来越瘦罢了。”
他笑得是那样的真挚,那样的真心,仿佛对这个大哥极为尊敬。
乌瓦温和一笑,更显不凡。
“衍儿倒是遗传了弟妹的好相貌,仪表堂堂。”
乌衍受宠若惊道:“多谢大伯夸赞,侄儿受之有愧。”
一向桀骜嚣张的纨绔子乌衍,在他这个神仙般的大伯面前,竟乖巧得很,当真是奇哉怪也!
忽地,乌瓦神情一变,顷刻间,一张脸上便布满了哀伤,叹息道:“可惜……我那弟妹风姿不凡,年纪轻轻便撇下你们父子俩走了……我这个做大哥、做大伯的……又远在京都……陛下爱护于我,凡事都要问我的意见……这次也是准备了许久,一切安排妥当之后,才得了空。距离上次回乌家时,算来已经是五年前的事情了……想想就觉得恍如隔世啊……”
他的神情是那么的哀伤,是那么的怜悯。
乌玉笑得更深了。
“她去得早,连她的样子我都快忘记了。现在的日子我欢喜得很,自由自在,想做什么便做什么。而且……就算乌家出了事情,有大哥在上面顶着,也是无碍。一辈子待在这僻壤之地,也是很好。”
乌瓦笑道:“很好……这样很好……”他的目光似乎变了些,不知想起了什么,莫名地透露这一丝狠辣,不过也只是一瞬间,无人能察觉。
乌衍在一旁看着他们,只觉他父亲与大伯之间的感情真好。
从他记事以来,父亲与大伯相见的时间、次数就很少,但每次见面都是一副兄弟和谐的场景。
每次大伯离开时,父亲都会给他准备好多东西,十几辆马车护送。
他也曾好奇过里面马车里面装的是什么,但父亲让他不要多问,他便不问。
夜,更深了,也更静了。
乌瓦不住在乌家,吃完饭后便离开了。
“爹,大伯怎么总是白天过来,晚上离开?住在家里不好么?”
乌衍终于还是忍不住,他好久之前就好奇这个,但一直也没问出口。
今天,他还是忍不住问了出来。
而回答他的,只有一个眼神,一个让他浑身立马僵住了的眼神。
他从来没见过那样的眼神,仿佛世间是最恶毒、最恐怖、最哀恨的眼神。
他不再问了,以后都不再问了。
他一向聪明。
亥时。
襄平城中仅有的灯火也熄灭了,远远的,听见了更夫的敲锣声。
在这样静的夜晚里,格外的响。
但这声音传不到乌家大宅里,当然,大宅里的声音,也传不出去。
乌衍独坐在自己的屋子里,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屋内,伸手不见五指,他就静静地坐着,大门半敞,一道鬼魅身影,如一阵轻烟,飘了进去。
“阳先生。”
乌衍等得就是这股轻烟。
黑暗中,一个巨大的黑影缓缓出现。
他们互相看不见对方,但他们知道,他们在同一间屋子里,这就够了。
乌衍看着那团模糊的黑影,嘴角在黑暗中裂开。
这位“阳先生”来乌家也有几个月了,他总喜欢在夜里行事,仿佛这样才是安全的。
当然,这也只是他自己所认为的。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231773/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23177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112章 恶果)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春荣秋谢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