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历史小说 » 天萼最新章节列表 » 116岳飞生死结 (2/4)

116岳飞生死结 (2/4)

文/静好居
天萼 | 本章字数:380.19万字 | | 天萼txt下载 | 天萼手机阅读
封号)梓宫。

大臣们,对于金国的铁杆主战派完颜兀术,竟然主动提出议和的举动,感到十分意外。这,实在是天方夜谭。怀疑,会不会是借和议之名,行攻宋之实呢?

为了说服南宋的大臣,赵构表示“敌人有意和谈,我们必须深思熟虑。若宋金两国实力对等,金国有休兵议和之意,那就没问题;若宋强金弱,金国畏惧南宋,那就更没问题;若是金强宋弱,压以重兵,bi我和谈,必定是要为难我们,那我们只能厉兵秣马,等待时机,能和就和。如今,金强宋弱,我们只能一边备战,一边着手议和。”

南宋文臣,毕竟不如赵构对天下局势的了解。他们大多数人,对天下局势的认知,还停留在十年前。经过赵构这么一分析,也就没有意见了。

朝廷,立即派出使者,吏部侍郎魏良臣、保信军承宣使王公亮,前往金国。两人临行之前,赵构指示他们,只要金国真诚议和,无论什么条件,先答应了再说。

这魏良臣,也是老牌的政客兼和议高手。他对赵构的意图,心领神会。所以,在和谈过程中,完全按照赵构的意思谈。除了金人,欲以大江为界的特高代价,有所争执以外,其余事项,基本听命于完颜兀术。

几个月后,完颜亶、完颜兀术,总算是想好了要价。他派出两个使者,前来南宋。

其中,金使者萧毅,一到临安,就对赵构说什么“靖康朝赵桓,已经划黄河为国界。建炎三年,黄河夺淮入海,那就是上天,将淮河以北,赐给金国。你们再这么年年争夺,就是有违天意。”云云。弄得赵构,气不打一处来。

接着,两个使者,代表皇帝完颜亶、都帅完颜兀术,提出:

“划淮为界,岁币物银、绢,各二十五万两、匹,割唐、邓二州。”以表明金国,和议的条件。具体说,就是:

一是,南宋向金称臣,南宋皇帝必须由金国皇帝册封。

二是,宋金疆界,东以淮水为界;西割唐(唐河)邓(邓县)二州给金国。

三是,南宋每年向金国进献,银25万两,绢25万匹,于每年的春季差人送往泗州,称为“岁贡”。

四是,燕京以南,淮水以北,流亡南方之人,如果愿意北归,南宋不得阻拦。而燕京以北,逃亡南方之人,南宋必须遣还。和议签订之后,双方均不能再招降纳叛。

五是,金人同意将宋徽宗,及其皇后的梓官,还有赵构生母韦太后等,归还南宋。

这些要求,基本上未经与南宋商量,却一定要南宋答应。

在双方实力,比较接近的情况下,这么蛮横的和谈,在历史上还是头一遭。

消息传来,朝廷大臣们,谁也看不下去了,大发牢骚道:“自古以来的和议条件,都是双方一起商量而定的。哪有所有条件,都是对方提出的?而且还反复更改,不许宋方有异议。”

大臣们牢骚归牢骚,秦桧知道皇上一定会答应的。果然,赵构除了不受金帝册封外,其余的都答应了。

绍兴11年12月,双方和议正式达成,历史上称为“皇统和议”,也称“绍兴和议”。即,绍兴朝第二次和议。

这次的和议,是南宋在实力略胜金国情况下签订的,与宋金和议,也称天眷和议、绍兴和议,相比,南宋丢失了,黄河以南、淮水以北的大部分土地,让金国占尽了便宜。

就是说,南宋开国前后16年来,宋金两国,一直反反复复争夺的黄淮区域。赵宋,拱手相让了,不再为此争夺了。

因为皇帝赵构认为,与其年年争夺,耗费浩大军费,死伤大量将士,造成没完没了的劳命伤财,不如干脆放弃。

皇统和议,让完颜兀术,得到了南宋大面积的国土,得到了宿敌赵宋的岁贡。

当大宋军民,咽下这枚苦涩的果子之时,完颜兀术,则成了大金国的不世英雄。他一生的抱负,也达到了顶点。

————————————————

这一切,虽然赵构刻意隐瞒着吴央,但吴央怎么可能不知道?

吴央,只能装聋作哑,刻意心照不宣。主要原因有三。

其一,因为吴央清楚,她与完颜翰本已经阴阳两隔。同时,也是大宋失去了,能够平衡金廷各方的一位盟友。再无制约的完颜亶、完颜兀术,这叔侄俩,也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其二,如果,她再次挺身而出,强烈制止的话,必然导致两国战火的无休无止。而她的夫君赵构,必然沉浸在,对其父皇、母后无休止的愧疚中。

其三,导致赵构不顾一切,签订丧权辱国的和约。其因素之一,还是岳飞。

这是,赵构讳莫如深之处,因为门面上,赵构从来没有对外说过。

事情的真相,是这样的。

绍兴10年秋冬,岳飞的抗旨北伐,给了完颜兀术沉重打击,一度点燃了赵构心中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所以,抗旨就抗旨,赵构不与计较。为此,赵构心里甚至淡化与原谅了,岳飞之前的种种不是。他希望,岳飞能够一直杀到金国腹地燕京,洗刷“靖康之难”国耻,那才叫好。

然而,就在这时,完颜兀术,使出杀手锏。秘密派遣使者,单独见赵构,密使转达兀术的意思。大意是:他兀术不会忘记自己大哥的遗言,不想与赵构过不去。但是,如果赵构执意与他兀术过不去,让他在金国抬不起头来,他兀术就要拿出杀手锏。

一是,可以不惜倾尽举国之力,与

(快捷键 ←) 上一页:115升官释兵权(2/4)章节列表下一页:117问罪莫须有(2/4)(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