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十二风华鉴 (2/3)
这款节目是由企鹅视频、冀省卫视等联合出品的诗歌庭院雅集类文化综艺节目。
节目在中式庭院演播室里完成录制,将传统文化和综艺元素有机整合,每期内容均以诗、表演、朗诵、音乐、舞蹈、绘画等领域的嘉宾在庭院里雅集茶叙,聊文化、看表演,讲古诗词中的好故事……
主要推动诗、歌、乐、舞、书、画、茶、花、礼仪、饮食等中华传统文化的闪光点,讲好诗词里的故事,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增强国人文化自信。
诗词文化综艺节目,有好几个平台和卫视办过。
感觉影响力最大的,应该是央视举办的那个中国诗词大会。
选手业务水平最高的,可能是冀省举办的华国好诗词,每一届的诗词冠军得主都很强大。
邻家词话,算是不温不火的类型。
更多是为了弘扬文化,不侧重竞争和挑战。
所以李浩也不需要准备太多,就是上去表演一下才艺,然后朗诵一下自己准备的那首诗词,再和节目的主持人嘉宾们聊上几句,就可以收工了。
看了一下往期嘉宾们的朗诵流程,李浩也开始模仿了起来。
诗词会在节目组里与相应的场景结合朗诵,朗诵者本身,自然也要融入到那种情绪里面去。
李浩要朗诵的那首八声甘州,是柳永对漂泊江湖的愁思和仕途失意的悲慨。
上片描绘了雨后清秋傍晚,夕阳斜照的凄凉之景。
下篇抒写词人久客他乡急切思念归家之情。
全词语浅而情深,写景与抒情为一体,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和怀才不遇的感受。
李浩一边感受着里面的氛围,一边在只有他自己的办公室练习了起来。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渺,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咚咚……”李浩刚模拟视频中其他嘉宾练完一遍,还没来得及回顾哪里有问题,办公室的门就被敲了两下。
“请进。”他连忙说了一声。
门被推开,随后何芸走了进来。
和往常一样,何芸先跟李浩把业务方面的事情先汇报了。
正事说完之后,她看着李浩眨了眨眼睛:“老板,刚我过来的时候,看见你好像在办公室里做一些奇怪的事情……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
“哪有做什么奇怪的事情,就是为了准备邻家词话登台的朗诵节目而已……”为了避免被误会,李浩澄清了一句。
“哦,是做那个啊。”何芸恍然,也没再继续调侃李浩了。
转身,准备离开之际,她似乎想到了什么,看着李浩开口:
“单个艺人有单个艺人的优势,团体艺人也有团体艺人的优势……
苏梦可他们人气和报酬兼顾起来比较难。
国风少女这方面倒是比较容易的,毕竟人多。
咱们公司把所有歌曲都免费授权了邻家词话节目,让他们给咱们的艺人安排一些节目,也不是很困难的事。
老板,我感觉可以让女团中的其中几个女生去节目做客,让她们给自己和女团拉点人气。
还可以稳固一下团队的风格,毕竟之前说的就是国风女团,上这个节目也很适合……”
“芸姐你说的很有道理,我和节目组提一下吧。”李浩应承了下来。
何芸走后。
李浩继续研究诗词朗诵的事情。
国风少女登上节目的事情,也不急在这一时。
这首词的意思还是很容易理解的,更何况李浩早就接收了词人的全部作品,朗诵起来也很容易进入状态。
两三遍后,他心里面就大概有数了。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面,想得到的话就完善一下。
想不到的话,这个样子登台也差不多了。
朗诵的事搞定后,李浩联系节目组,说了国风少女的事情。
节目组很热情的答应,并表示会在尽快安排上。
李浩也知道他们为什么这么爽快。
节目需要才艺学识个人的嘉宾,来增加高度。
也需要有一些人气的选手做客,来拓宽受众。
国风少女虽然和李浩没法比,但毕竟是他公司的女团,人气也还行。
节目组自然乐意她们来参加,也能跟李浩结个善缘。
结束和节目组的交流后。
仔细想想,近段时间给自己发了两首歌,给苏梦可他们搬运了一首,接下来的作品,可以考虑女团的和张建林的了。
回想了一下他们的业务情况。
可能是张建林本来就累积了不少粉丝,千里之外这首歌也很给力的原因,李浩发现张建林的后劲比较足,业务不怎么缺。
国风少女因为缺少沉淀,作品也不算丰富,虽然近期火了一波,但业务不是很稳定,有时很忙有时很闲。
相对来说,女团更需要作品一些。
因为公司现在资源人脉不够丰富的原因,歌曲带来的人气没法最大化……也不是需要每首歌都需要搬运特别火的那一种,差不多点就行了。
而且适合女团的特别火的歌,还符合她们风格的,也算不上很多。
最好还是用在该用到的地方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232977/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232977.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172章 十二风华鉴)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一梦国风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