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科幻小说 » 金刚:开局反杀轮回者!最新章节列表 » 第101章 ALZ-113药剂真相 (1/2)

第101章 ALZ-113药剂真相 (1/2)

文/转的陀螺

方扬制作的新蛇坑。

与旧蛇坑之间距离并不远。

那些用来观察实验对象的“单间儿”。

也正好处在这两个蛇坑中间的位置。

照看起来都比较方便。

婆罗洲森林繁忙,山高水多。

哪怕方扬的金刚原身,也并不会引起什么注意。

他带着这些新到的实验品,走到蛇坑处。

接着,将这些人身上的武器装备全部卸下。

只留下两个,将其他人都丢进了其中一个空着的单间里。

而后,将那两人丢进实验使用的玻璃罩中,注入了ALZ-113药剂!

静静等待着结果。

……

很快,这些被方扬打晕的雇佣兵们。

便就都醒了过来。

但看上去。

除了醒来之后,精神好像受到了些许刺激。

哪怕方扬已经变成人形,都一脸惊恐不敢看见之外。

这些被注射了药剂的雇佣兵们,几乎没有任何不良反应。

与在猩球崛起副本当中。

方扬用那两个喜欢作死的家伙做实验时截然不同!

当然,因为时间尚短。

所以方扬也不敢早下定论。

于是。

他便这样等待着。

一边修炼,一边喂养蟒蛇和这些实验品们。

再一边等待着结果!

一天过去了……

两天过去了……

三天过去了……

这些被注射了药剂的人,依旧没有半点不良反应。

“当时……道奇和那个喜欢丢酒瓶的,好像就只坚持了四天而已……”

方扬心里想着。

没有轻举妄动。

但一直到七天之后。

那被注射了ALZ-113药剂的两个雇佣兵,以及是健健康康。

甚至因为被关在玻璃罩里,只能吃,不能运动,而有些肥胖!

发生在道奇两人身上的情况。

完全未曾出现在他们身上!

方扬做好了记录。

只当这两个人是因为体质特殊,哪怕在《猩球崛起》电影当中,也属于会免疫病毒的那一类人。

而后,将这两人关起来。

又拿出三人,开始进行下一轮的实验。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

实验一轮一轮的进行。

除了偶尔会出现一个人,稍稍有些虚弱之外。

其他人,在感染了ALZ-113之后。

基本都是一路平静的度过,甚至完全没有感受到任何的区别。

当然,大脑也未曾得到进化!

甚至连那几个偶尔有点虚弱,或者小小感冒的人。

也最多只是感冒而已。

很快便恢复。

如果雇佣兵们是因为身体素质较强。

但带着这些雇佣兵们过来的那人,却完全是一个普通的白领。

身体素质可以说是普通到了极点。

但事实情况却是。

包括这人在内,所有注射了ALZ-113药剂的人。

没有任何一个,发生了道奇他们身上那种事情。

也完全不存在任何像是可以灭绝人类的情况。

如果只是一半人。

哪怕是十分之九的人是这样。

只有一个人,被ALZ-113病毒所创。

方扬也能合理怀疑,那些无事发生的人,是可能免疫病毒的。

但如果所有人都是这样……

就让方扬不得不怀疑。

他手里的这ALZ-113药剂,究竟能否像电影当中那样,造成人类灭绝的灾难了!

有了这些雇佣兵的实验结果托底之后。

方扬心中有底了一些。

为了不浪费时间,守株待兔。

他也终于下定了决心,抓了一些土著人过来,继续进行实验。

而又过了三个月的时间。

所有实验的结果。

依旧如出一辙!

……

“所以ALZ-113号药剂,确实不能够致人死亡……也不能够造成人类灭绝!

威尔当初……是对的……”

在对婆罗洲最后一个土著人做完实验之后。

方扬看着自己记录下来那一本厚厚的实验笔记,不得不作出这样的结论。

“那电影里的剧情是怎么回事?道奇他们两个人又是怎么回事?”

实验出了结果,谜团却依旧未曾解开。

方扬U盘里的这ALZ-113配方,是威尔做出来的第一个配方。

而当时,在猩球崛起副本当中,致道奇与其朋友于死地的。

也正是威尔用这第一个配方,所做出来的药剂。

所以,除非是轮回绝境改了配方内容。

否则绝对不存在方扬用错了配方的可能。

但威尔之后第二次重新研制出来的药剂,却同样不具备杀人与灭绝人类的效用。

与方扬的实验结果想符合。

而且威尔当时是确定,前后两个配方,是一样的!

所以,也可以暂时认为,轮回绝境并没有修改配方。

否则,两个配方的制造者威尔,应该是能感觉到配方变化的。

尤其是在第二次制造ALZ-113,他必定会更加认真小心!

但若是这样。

那道奇,以及方扬在电影当中看到的剧情。

还有之前,副本漏洞未曾被发现时。

那些切实存在的病毒和人类灭绝,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副本所说的漏洞。

又到底是什么样的漏洞呢?

虽然确定ALZ-112和ALZ-113都是完全可以使用的药剂。

但方扬的心情,却不由的更沉重了起来。

同时也愈发感到疑惑。

(快捷键 ←) 上一章:第100章 能和方扬先生合作实在太幸运了章节列表下一页:第102章 一年 进步 炼体篇三阶段(1/2)(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