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关宁铁骑 (1/2)
安阳以东,涿鹿以西,桑干河岸。
大地震颤,一支万人骑兵正沿着河谷平原快速行进。
“祖大哥,前面就是于家沟,大军要不停下来休整片刻,过了于家沟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和蒙元兵接触了。”
“于家沟离安阳县城还有多远。”
“已经没多远了,大概在行军四十里就可到达。”
马背上的白甲青年思考片刻,立刻同意道:“大军在于家沟休整半个时辰,检查武器盔甲,待将士精力恢复,屠尽草原蛮子,为我受虏大燕百姓复仇。”
周围各将官大声应诺。
“屠尽蛮夷,为我燕地百姓复仇!”
“大将军令,全军快马赶至于家沟休整,”背后插旗的传令兵,纵马来回大声呼喊。
于家沟位于泥河湾盆地虎头梁,虽然处在大燕境内,但因地理条件特殊,于家沟筑有一座驻军坞堡,用于钳制大同到宣化的必经要道。
也因为有于家沟坞堡存在,蒙元骑兵才没能一路杀到宣化。
在抵达于家沟后,这支骑兵并未进入坞堡,而是在坞堡之外下马休整,只是让坞堡守军提供一些所需物资。
骑兵主野战对垒搏杀,进入坞堡后,若是蒙元骑兵突至,连列阵冲杀的时间都没有。
一幅摊开的地图前,几名衣甲鲜亮的年轻将领相互讨论着。
为首的白甲青年姓祖,名成书。
其父,就是大燕关宁铁骑的主帅,宁锦防线的最高指挥官祖南镇,人称祖大帅。
关宁铁骑虽是大燕军队,但性质更像藩镇军队,因为关宁铁骑又叫祖家军,无论是大燕皇室还是庙堂诸公都明白这一切,只不过无人将其揭开而已。
众人都清楚,鞑子给予的威胁有多大,所以关宁铁骑不能动。
先前开口建议休整的青年则叫王元义,是祖南镇收下的第四位义子,一杆长枪用得出神入化,也是此次出兵的先锋官。
王元义投军不过三年,因为习有一身好武艺,又在几次对鞑子的作战中立功,随后便被祖南镇看中收为义子,将星之路可谓是一路通畅,在许多军中老人还在原地踏步之时,他已经成为一军先锋官。
将门传承和文官集团有一点很相似,双方在培养下一代接班人时,都需要吹捧,需要造势。
但军中的环境有着自己的特殊性,首先没那个本事,你就很难扛得起大梁,麾下兵马都不会服你。
文官被吹出虚名之后,还能去清闲衙门挂挂职,若是家里势力运作得当,说不得还能去翰林院里待个几年镀镀金。
但只听说过泥胎官老爷可很少听说过泥胎武将,但凡泥胎做的,估摸着早就战死了。
因此不管是祖成书,还是王元义,武艺与韬略都是不缺的,不然这次也轮不到他们领兵。
是个人都清楚,早早地上前线,才能早早地找到仗来打,才能扬名,才能更容易获得功勋。
可想而知,领兵出征的机会有多难得。
大军虽然在休整,但却未有一点松懈之意,众将士的目光总会不时看向安阳方向。
“这次是我们的机会,所以我不希望有人扯后腿,都收起你们平日里的懒散,竟然请命出来了,冲锋时就别贪生怕死。
谁敢临阵退缩,就别怪我手中马刀取他项上人头,到时别说我不恋往日情分。”
白袍白甲的祖成书,看着面前众人语气严肃的说道。
看着这些将领傲气未脱的年轻脸庞,就可以知道这是一支完全由衙内二代组成的军队。
祖成书微笑看向王元义,用手拍了拍其肩膀:“元义,为兄武艺不及你,前锋冲杀就拜托你了。”
其余衙内也出言附和着。
“对,元义兄武艺高强,领兵冲杀就靠你了。”
这是懦弱胆怯的。
“元义兄一枪在前,小弟定会紧跟其后。”
这是胆大义气的。
“……”
这是默默无语的。
“我身为大军先锋官,冲锋陷阵本就是份内的事,祖大哥与各家兄弟不必客气。”
王元义嘴角上扬。
半个时辰一到,大军没有半点停留,纷纷跨上战马,打马向西疾驰而去。
距离安阳县城三十里,大军前方哨骑开始与蛮兵遇上。
这里可没有什么相见恨晚,都是见面眼红挥刀子就干,前提是在双方人数不相伯仲之间,差距太大谁也不会傻到直接莽。
差距悬殊,还如铁憨憨一样向前冲的,不是自认实力强大的,就是脑壳有包的傻缺。
“将军,前方有一支蛮族骑兵迎面向着我们过来了。”
一哨骑来报。
“蛮兵数量多少?”马背上的祖成书问道。
“蛮兵都是一人双马,具行军烟尘来算,大概有两千上下。”
祖成书转头凝视道:“有谁愿意带兵迎敌,取这个头功。”
“……”
临了,周围将领都是默默无语。
无论是胆小懦弱的,还是之前胆大义气的。
事实证明,说是一回事,到做时又是另一回事。
无人应声,祖成书的脸色有些难看,他身为大军主将,自然是不可能以身犯险的,要不然他早就提刀出去干了。
就在这时,一声笑打破了尴尬气氛。
“哈哈……”
“诸位兄弟都这般谦让,那这份头功我就领先了。”
“回大将军,元义愿领先锋营前往,定将蛮兵人头奉上。”
祖成书大笑道:“好,元义,功劳簿上我给你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234726/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23472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439章 关宁铁骑)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晓小锋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