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章 涟漪 (2/2)
无声喊冤变成感激皇恩浩荡只在片刻之间,周信知怀着劫后余生的庆幸,开口道:“陛下恕罪,臣愚钝,险些犯下大错,望陛下给臣将功补过的机会。”
奕王府的案子陡然从“爱恨情仇”变为了“皇族内斗”,若非自己不幸有“罪”在前,周信知也绝不想接这块烫手山芋。这半年来,他大理寺连接了两件承蒙皇上“关照”的案子,倒是真的流年不利。筆趣庫
“既如此,此案便仍由爱卿来办,只是不知爱卿准备如何处理此案?”楚明渊坐回书案前,从善如流地开口问道。
“陛下容禀,臣办事不力,已将江语缘为真凶之事禀告奕王殿下。”周信知心里暗捏了把汗,“此案如今已由奕王府家事变为了陛下家事,还请陛下示下。”
皇上和太后不和,朝中人尽皆知,周信知思虑再三,与其等着以后犯皇家忌讳,倒不如现在冒险问清皇上的意图。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你只需尽为官之责,三日后当朝上奏,朕必会秉公处理。”
虽说很不愿意,周信知十分确信自己已经“身先士卒”,搅进了太后与皇上的争斗中。
把“得过且过”奉为圭臬的周信知此时也难得有了忧国之心:历朝历代,因党争误政,最终致使亡国的数不胜数。如今连皇上都醉心党争,不知山河又能稳固几时?
如今御案之上怕是有半摞奏折是禀告齐国如何排兵布阵,虎视眈眈,另外半摞则是禀告各地旱涝灾害,民不聊生。
宫里楚明渊为即将拜托太后数年的掣肘欣喜不已,宫外楚黎晔在府中为终于同木亦白敲定奕王妃的丧葬之事松了口气。
颜清岚虽是亡国公主,但后来又受封郡主,做了王妃,葬礼本应由礼部筹办,但楚黎晔以王妃不喜铺张为由坚持亲自找人按民间之礼操办,楚明渊自然没有回绝的理由,便也由他去了。
这几日相处下来,虽有疑虑,木亦白看楚黎晔却是越发顺眼,甚至有一种楚黎晔在配合自己行事的错觉。
但就说楚黎晔同意在封棺前让他单独见颜清岚最后一面,就很令人满意。
“倾陵阁日后有何打算?”商议完葬礼的事宜后,楚黎晔朝木亦白道。
“安乐侯尚在京中,侯爷无忧,我等便隐于闹市,王爷放心。”木亦白坦荡作答。
“京中终非久留之地,你们在京中,于叔父而言或是隐患。”
木亦白没料到楚黎晔竟会为倾陵阁考虑至此,又听他仍唤颜凌柏“叔父”,似是略略明白了颜清岚为何会看上敌国王爷。
“王爷说得是,待明日安葬了阁主,我会找时间同凌柏商议离京之事。”木亦白应下后便同楚黎晔出了灵堂,告辞离开。
未免误了明日入葬的时辰,木亦白领来抬棺奏丧乐的人便都留在奕王府上,只有一个有些瘦小的小跟班儿从灵堂外冒了出来,乖顺地跟在木亦白身后打算离开。
注意到楚黎晔停在自己身上的目光后,小跟班儿稚嫩的少年脸上带着些惶恐朝楚黎晔行礼,“草民见过王爷。”
“不必多礼”楚黎晔并未移开目光,反而光明正大地打量他一番,朝木亦白说了自己得出的论断:“本王多嘴一句,这孩子未免太瘦了,日后要好生照顾。”
“多谢王爷提醒。”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235497/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235497.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 25 章 涟漪)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倾寰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