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问题是,唐顺之已经有资格知道这些了吗?还是说,王守仁对唐顺之说得更多,对自己说得更少?
夏言压着心中的疑问,就这样开始了他作为总参谋的官途。
汪直只稍微想了想,随后就笑道:“草民自是敢去。只不过,公公需帮我劝说东家一二,让他允我就留在交趾。”
夏言的心态总算放平了一点点,知道军务会议里的水比自己想象的要深一些。
夏言看到那内臣和书办都提笔记录了什么,心中凛然。
夏言说得一点都不磕绊,显然是心里早有这番计划。
夏言说道:“应德之才,臣自知之。然陕西不比宣大,边情尤为复杂。吐鲁番吞哈密,狼子野心蠢蠢欲动;右翼据青海,南北夹击之势只待良机;衮必里克纵才略稍逊俺答,却是名正言顺的右翼之尊。先复套,则腹背受敌,舍易取难。”
“……臣立功心切,陛下恕罪。”
生面孔和民商,更合适先把这条线打通。
让他起身坐下之后,朱厚熜立刻干脆地问话了。
回到了武英殿,先草草见过了那军纪、军备、战训三部的首官,这才问道:“麦公公,秘档在何处?”
“库中秘档,夏总参尽可入内取阅,却不可带出。”
“啊?那到底产自何处?”
“不瞒你说,这事咱家已经问过了好几家,包括许栋,他们都不敢。”彭跃意味深长地问道,“咱家这么说了,你还想试试吗?”
他在雷厉风行,这次朱厚熜给了他信任。
看着夏言在自己面前恭敬地跪下陛见,朱厚熜心里嘀咕着:让他做军务总参谋而不去管民政,也许他的耿直、强直会更好一点,而不至于被严嵩那种心思犹如山路十八弯的家伙玩崩。
海上航行的数月,他也在了解着南洋。这哀牢虽在交趾以西,范围却也不小。
夏言发现自己之前没有把这些考量在内了,此刻略一思索,开口问道:“是俺答与乌斯藏有了密议?”
目前,还只有三大两小五排架阁:兵备、情报、会议、将领、军器。
现在,他手里拈着一块鸟粪石端详着,不解地问道:“为何一定要带这么些玩意回去?”
汪直并没计较他的奚落,只是微笑着说道:“公公离了那锦绣之地来这南洋,定是另有重任在身。这区区鸟粪石,草民以为公公实犯不上为之劳心劳力。海贸行无需在这事上拨银周转,公公只消派个人,草民这里但凡百斤鸟粪石,便分润二钱银子到海贸行。公公于这南洋另有大事不好亲自做的,草民也能想方设法帮着做了,岂不是美事?”
许栋伸手指了指西面:“这鸟粪石听说只产于海外孤岛。海贸行也只是行商,岂能雇了人到岛上开采?倒是这南洋夷酋,尽可掳了贱民到岛上开采。海贸行来者不拒,别看一斤鸟粪石不用几个钱,但奴役贱民开采,也是一本万利、天天有得赚的生意。”
汪直只犹豫了片刻,随即就说道:“公公不妨先说说看。”
汪直感觉有戏,顿时说道:“草民怕丢性命,就不会出海了。”
兜兜转转一番结交,汪直出现在了海贸行于这云屯港外吉婆岛上的管事太监彭跃面前。
“这便是那什么鸟粪石?”
汪直咧嘴笑道:“我倒耐得住。守孝之时,我也住在山上,与鸟兽为伴啊。”
才干与圣眷,皇帝似乎要在两人间偏向于谁了。
“阮淦既已寻得黎氏后人,交趾变局已到。云南银铜之产天下十有其七,若通了缅甸、交趾商道,钱粮可自蜀、湖广入陕晋。臣明白了。”
那并不能说明夏言在谋略上不如唐顺之,只是他知道的东西更少。
“听说,你想和海贸行谈谈包下鸟粪石的事?”彭跃有些惊异,也有些不屑,“许栋怎么没来?你一个小小账房,也敢妄言此事?如今下海的民商,哪一家不得带上鸟粪石回去,你倒是算盘打得叮当响。”
彭跃笑了起来:“咱家要做的事,岂能委于旁人之手?听说你这还是第一回出海,胆子倒不小,不怕这南洋海水太深吗?”
“……此事,臣有所耳闻。”
夏言这一开始看,就在这里面看了四天。即便是夜里离开,脑子里也还在想着那诸多秘档当中的内容。
“言重了。”朱厚熜摇了摇头,“朕欣赏公瑾锐气,更相信安宁伯所托得人。只是公瑾这些年在南京、浙江用事,军国之事关心得少。这几日,先在武英殿看看秘档。你有什么疑惑处,可径入御书房,朕自会解疑。”
朱厚熜斟酌了一下,开口问道:“公瑾可知,俺答信了黄教?”
汪直拈着这鸟粪石默默不语。
从京城出发的命令一个前往昆明,一个前往四川。
总督云南部院里,伍文定看着诸人:“谁愿先往缅甸,堪明实情?”
那些人纷纷缩了缩头。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235512/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235512.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367章 汪直名震海疆大计的第一步)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冬三十娘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