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茹即位当夜,数百辆大车在因各种故障损失了几近半数后,终于到达不周山。白云航凭借他扎实的战术功底,和张紫音通宵未睡,终于完成车辆。
第二天,在全军誓师大会后,全军连同辎重,坐上大车,四日夜疾奔六百里,回师郡城,中途仅损失六辆大车,故障抛弃七辆大车,掉队四辆。
战史学家往往称白云航的快迅回援为奇迹,可有几人知道他在幕后付出的汗水。
米兰科郡城在米兰科西方,离边境四十余里,原本是无人居地的地区,神历一三二三年冬天,时任帝国第七镇统领的米兰科。诺曼,因战败获罪流放极北之地,流放地就是今天的米兰科郡城。
当米兰科和数百名流放者看到这荒无人烟的土地时,都吓个半死,果然不出所料,在风雪之中,一月之内就死了近百人。
幸运的是,做了十年统领的米兰科手里还有一些金钱,于是流放者齐心协力,以上百条人命的代价,草草建立了一个小村庄,这就是米兰科郡城的前身。
此外百多年间,这里一直是流放者的地狱。一直到了一五零零年左右,随着帝国向北扩张的步伐,这里才发展成为一个千人小镇,但即使到林家迁入的一七六八年,这里仍只是个三千人的小城镇。
但是随着达加洛矿区的发现,不过数年时间,飞速的发展让很多人认不出这座城市,到了一七八二年,米兰科郡城已扩张成为一个六万人的城市,发展速度永真可以用“不可思议”来说。
从军事角度上说,米兰科是一座孤悬米兰科大冰原上的城市,地形平坦开阔,无险可守,易攻难守。
至于防御设施,更是可怜,快速扩张的米兰科郡城原来连城墙都没有,在米兰科内战中,林晓慧才决定修建城墙,但随着战争的快速战发,最终只修成南方和东方的城墙,而且城墙仅高四米,更薄到任意冲车一次撞击都能撞破城墙的地步。
至于城墙上,除了二座投石机外,什么塔楼、箭塔、垛口、藏兵洞一应俱缺。若非如此,陆达也不会一筹不展,但是历史总是公平的,这次将换亨利军来负责防守。
晚八时。米兰科郡城外。
潜伏在城外的桦树林中,白云航盯着二十来名游戏骑排列着整齐的队形,缓缓走入弓箭手的射程。
本来游骑应散开高速巡逻,集结在一起的原因,十有八九是因为天气太冷,毕竟米兰科冬天的寒冷程度,可是天下首屈一指的,罗德郡根本与之相比,就看骑兵盔甲外披了一件又一件的大衣可以看出,非但保暖效果不好,而且甚为臃肿,行动相当不便。
反观已方,大多人身上穿着高价购买的奥迪斯地龙皮甲,不但保暖效果良好,而且手脚活动自如,几乎不影响作战,除了价钱吓死人外,没有别的缺点了。
城墙上也只有稀疏的几个敌军在来回巡逻,从声音来听,多数敌军都躲在室内饮酒作乐。
通过三个小时的努力,白云航趁着夜色,把部队运动到这片极具规模的森林中,距城门仅两三百步远。自己才明白大小姐当年保留这片桦树林的用意,一生得知己如此,纵是战死又如何?
现在敌军疏于戒备,而且大雪已停,明月正圆,城内的内应一切准备就绪,正是已方发动进攻的最好机会,小声对一边的张紫音说:“可以了吗?”
张紫音应道:“下决心吧!”白云航素以英勇果敢,能征善战著称,张紫音则以头脑冷静,思维敏捷,足智多略闻名,两人向来合作无间,互补不足,故军中有“张谋白断”之说。白云航但凡有大事未决,下决心前必先征询张紫音的意见。
白云航举起指挥刀一挥,一道寒光闪过,张紫音发射了手中的信号弹,金色烟火升上天空,伴着好看的轨迹在空中旋放。
上百张战弓立时一齐拉弦,立时把这队骑兵笼罩在箭雨之中。马上的骑兵伴随着战马的悲鸣,如同坠线的木偶一般纷纷落下。
负责防守东部城墙的两队步兵,基于“敌军不在这个气候来送死”、“就是有,也还在不周山”的统一认识,除了几个新丁被打发出去巡逻外,大多数士兵正守在屋内,一起喝酒作乐。
潜伏城门的箭手也立即拉弦齐射,箭矢登时划破天空,在城上巡逻的士兵纷纷发出一声惨叫,无数的箭矢从不同角度几乎同时射入体内,四溅的血花在雪地上乱飞。
正在享受的士兵听到外面接连不断的惨叫声,连同箭矢划破天空的声音,都停下手上的动作,但没等他们反应过来,漫射的目标已转移,无数的箭矢射穿夜幕,透过薄薄的纸窗造成可怕的伤亡。
队官整整呆了一会,才大声呼喊:“敌袭!”
一些士兵匆忙间拿起兵器,想冲出屋外组织抵抗,刚走出两三步,外面的漫天箭雨如同长了眼晴夺去一条又一条生命,尸体堆满了出口,被鲜血染红的白雪显得格外殷红。
亨利军被迫再次退入屋内,这时,攻城营两架早已定好座标的的小型投石机已一起发射,两发巨大的雪球随着一声巨响砸破了屋顶,连同房顶掉下的大片瓦砾,一齐将整个步兵队压在屋内。
开战仅三分钟,亨利军两个步兵队已不复存在。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236018/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236018.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三章)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紫钗恨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