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谋事在人
周扬逃出蜀军的射击范围之后,终于在后军前来接应下,安然退回了营帐。
司马懿与庞德等人连忙将他扶入帐内,帮他包扎并检查箭伤。
这是周扬自与丁潇一战之后,受过最严重的伤势。
身上被铁制箭矢连续射中三箭,其中一箭甚至穿透腹部,幸而没有伤极到内脏,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然而血管被击暴,导至流血过多而差点休克。
若非周扬体质过人,此时绝对已命丧黄泉。
“究竟是什么弓阵如此厉害。”庞德不解地端着血箭道。
“诸葛连弩。”周扬颤抖着声音道。
“不要说话了。”司马懿担心得涨通了脸蛋,原本俊美的模样,此时却着急得差点流出眼泪。
“仲达不有担心,我没事。”周扬欣慰地笑道,“果然我还是太低估诸葛亮了。”
“周丞相这次能检回一条命,可以算是大难不死了。”庞德叹了口气道,“可是您的座骑却没有那么走运了。”
“什么?”周扬硬撑着半坐起来,着急地问道,“赤兔马怎么回事?”
经过后方接应的士兵描述,原来当周扬身上中箭的时候,赤兔马也早已被射中了数箭,却硬撑着最后一口气,把他驮了回来。
只可惜刚刚回到营帐,这匹忠心耿耿的赤兔马便再也支撑不住,永远地倒在了地上。
周扬心如刀狡,深深地闭上双眼。
司马懿紧紧捏着他的手道:“人没事就好,赤兔马也算不负使命,跑完了它一生中最后的征途了。”
周扬沉声问道:“这一次的失败,意味着张郃的提议是对的。”
司马懿也道:“我们的确是太低估诸葛亮了,但是事情仍有挽回的余地,至少哥哥活着回来了,这恐怕也是诸葛亮预料之外的事吧”
周扬紧捏着身上的伤口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司马懿道:“无论如何,绝不能把哥哥的伤势外传,这几天庞德将军先看好士兵们,等哥哥好些了以后,便出来给军队安抚一下心情,只要主将仍在,一切皆有可能。”
周扬点了点头,道:“只好如此了。”
这段时日,蜀军仍是不断地前来挑畔。
驻守在各个山头上的士兵,原本心里已经十分憋屈了,都渴望着打一场胜战。
结果却败下了阵,就连周扬都险些战死沙场。
周扬不敢想像自已躲在帐里养伤的时候,军中都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但是司马懿却认为,刚好可以乘着这段时日,好好研究一下对付诸葛连弩的办法。
根据周扬的描述,这种诸葛亮连弩又被称作元戎弩,一次能发射十支箭,火力很强,但是体积、重量偏大,单兵无法使用,主要用来防守城池和营塞。
因此诸葛亮才放于后军之处,等着周扬挥兵掩杀过来的时候反击回射。
“如果可以缴获一两架连弩作为样本的话,兴许我们也可以仿制这种连弩。”司马懿端祥着断箭道。
在这种战争的时代,新型的兵器往往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效果。
若非周扬异于常人的体质与身手的话,此时必然已成沙场上的孤魂野鬼了。
司马懿说得没错,可惜现在别说缴获一两架连弩来当样本了,就是想打一场胜战,却又谈何容易啊
然而,正当周扬与司马懿正陷入沉思的时候,帐外士兵却来报道,说蜀军忽然有所异动。
原来自从魏军打了次败战以来,已有大半个月没有动静了。
因此蜀军仍像以那样,多次前来山下辱骂。
直到最近几天,蜀军前来挑畔的次数有增无减,但是前来的人马却一次比一次少。
“不好。”司马懿霍然道,“诸葛亮竟打算撤兵了。”
“怎么可能?”周扬不禁讶道,“如今蜀军正是气势如虹的时候,仅管对方粮草短缺,但是要再打上一两个月应该没有问题,关键是我们能不能撑得了那么久而已。”
“如果不是要撤兵的话,为何前来挑畔的人数会越来越少。”司马懿分析道,“以蜀军目前的兵力,并不缺这些士兵,缺的只是长期与我军战斗的军粮而已。”
“会不会是诱敌之计?”周扬猜测道。
“不管是诱敌也好,撤军也好,只要我们加派侍侯侦察即可。”司马懿提议道。
数日后,侍侯的回报果然如司马懿所料一样,蜀军不仅每次前来挑畔的人马变少了,就连营帐也在不知不觉中后退了数百里。
如果是诱敌之计的话,不可能退得那么远。
刚好周扬身上的箭伤也好得差不多了,便果断地再次披甲上阵,率领着军队前往追击。
原本士气极为低落的魏军,一听到蜀军撤退的消息,全都精神抖擞了起来。
这不仅仅意味着将要打一次胜战,同时也表示即将双方的对峙即将结束。
当周扬带兵杀入蜀军营帐之时,果然只有不到两千人在防守,并轻而易举地端了蜀军的营寨。
不过诸葛亮为何要忽然撤兵,他和司马懿却怎么也想不通。
无论如何,两人始终没有放弃这个大好时机,立刻将后方张郃等人马调了过来。
张郃军队一到,对蜀军的撤退亦感到大惑不解,并认为蜀军无故撤军,而不是被魏军杀退,所以必然不会仓惶逃离。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追击的话,极有可能会中了诸葛亮预先设好的埋伏。
周扬遥指着前方,道:“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236140/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23614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九十五章 :谋事在人)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李送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