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风俗 (1/2)
会客厅中忙碌的侍女不知何时已退去,茶几上的醒酒汤也由热转凉。/p
董卓原本有些晕乎的脑袋也逐渐清醒起来,不过看蔡邕那模样到还有些许醉意。/p
董卓戎马一生,无论是体质还是酒量明显要高出蔡邕一头。/p
方才蔡邕一阵噼里啪啦的解释,口干舌燥,正要端起醒酒汤喝上一口,发现汤已凉了。/p
“宴上已吃了不少酒肉荤腥,在喝着凉汤怕是要闹肚子。”蔡邕轻声嘟哝了一句,又将端起的汤碗又放了下来。/p
“哈哈哈。”董卓放声大笑,“伯喈何必如此,吾在命人奉上热汤便是。”/p
蔡邕摇了摇头,“夜已深了,何必再劳烦下人,明公若是无事,那邕就先告辞喽。”/p
看蔡邕这样子是准备回府了。/p
“且慢,且慢。”董卓又拦住了蔡邕。“伯喈且慢,方才法正之事,除了收其为义子外,吾心中还有一策。”/p
天下之大英才何其之多?蔡邕有些搞不明白董卓为什么纠结在法正身上。/p
不过既然董卓这么说了,蔡邕不得不静待其讲完,只是蔡邕望向董卓的眼神已有些幽怨了。/p
咳咳。/p
应该是睡意上头,眼神茫然。/p
虽说大半夜的拉着蔡邕这个六旬老人议事有些不厚道,不过董卓还是厚重面皮开口道:“伯喈,世家大族之间相互联系,其中最多者是以联姻为主吧。”/p
蔡邕此时愈发觉得头昏脑涨,看着董卓都出了重影,不过还是回道:“嗯。”/p
“不同的两个家族联姻,待后代出生后便有了血脉联系。”/p
“呵。”蔡邕轻笑一声,摇了摇昏沉的脑袋,“不过家族联姻也只是个纽带而已,家族来往还是要其族内如何决定。”/p
“有些个姻亲反目成仇的也不在少数。”/p
董卓点了点头,忽然像是想到了什么,拍了拍额头,惊呼道:“琰儿已是适婚年龄,吾竟忘了此事,不知琰儿婚事可曾定下?”/p
言罢,董卓不着痕迹的瞟了蔡邕。/p
蔡邕听董卓说到女儿蔡琰,掠了掠胡须,笑道:“明公勿虑,邕早已为琰儿说好了婚事,只待成亲即可。”/p
“呀?!”董卓询问道:“不知说的是哪家的俊才?”/p
蔡邕笑道:“说的乃是河东卫家之子。”/p
董卓闻言,心中暗踌道,果然是河东卫家,应该是卫仲道那个病秧子了。/p
河东卫家算起来也是汉朝的名门望族。/p
其祖上最有名的便是大名鼎鼎的卫青,还有被汉武帝立为皇后的卫子夫了。/p
只不过这多年过去,卫家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鼎盛,已经逐渐没落了下来,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就算是没落的卫家也不是一般小家族能够比拟的。/p
董卓可是记得蔡琰嫁给卫仲道没多久后,她的这位夫君就病死了。/p
如果说是成亲后染病病死,那只能说是蔡琰倒霉,运气不好。/p
但如果是蔡琰还未成亲前这个卫仲道便染病在身,那卫家的行为就有待商榷了。/p
善意的去想,可能是因为如今医学不够发达,所以卫家对卫仲道的病情估计有误,才导致了他年纪轻轻便病逝。/p
恶意点去想,无论是卫家为了攀附到蔡邕这个尚书身上,与蔡家搭上关系也好,借助蔡邕的名气也罢。/p
若是故意为了家族利益隐瞒真实情况,那简直就可恶至极!/p
当那木已成舟时,最后就算蔡邕发觉不对劲,生米煮成熟饭了熟饭他也无可奈何。/p
虽说如今寡妇再嫁也是常有之事,但蔡邕的身份放在那里,肯定是比较麻烦的。/p
如今董卓既然知道卫仲道是个短命鬼,断然没让蔡琰嫁给他的可能。。/p
况且蔡琰现在是自己的义女呢!/p
只是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这种未卜先知的事情不好向蔡邕解释。/p
弄的不好肯定会影响自己和蔡邕之间的关系。/p
董卓掠了掠胡须,最后还是决定试探性的对蔡邕说一说。/p
“伯喈,那卫仲道才学如何?”/p
“人品如何?”/p
“可配的上我家琰儿?”/p
蔡邕笑了笑,“仲颖无虑,河东未家虽不复往日鼎盛,但也是簪缨世胄,这才学、人品自不用说。”/p
“喔。”董卓点了点头,“琰儿博学多才,一般人可比不得。”/p
蔡邕闻言,轻叹一声,“唉,也怪老夫,博学多才虽说是好事但总归是女儿家,若是恃才而骄在夫家眼中那可就不妙了。”/p
谈到自家的女儿,蔡邕不在是那个文学大家,不在是那个音律奇才,也不再是什么尚书,司徒。/p
只是一个关爱自家孩儿的老父亲。/p
董卓摆了摆手笑道:“伯喈你这话说的,琰儿性格乖巧可爱,怎会是恃才而骄的人。”/p
“再说了。”/p
“届时琰儿出嫁之日,多陪些嫁妆便是。”“伯喈可勿要吝啬。”/p
“哈哈哈哈哈哈。”说着说着,董卓忽然哈哈大笑起来。/p
而此时蔡邕脸上也露出无奈的笑意,因为董卓说多陪嫁妆是有道理的。/p
汉朝的婚姻嫁娶的支出是相当惊人的,因为聘财与嫁妆的数量,是婚姻当事人家庭的经济、政治与社会地位。/p
汉惠帝娶后就用“聘黄金二万斤”,此外,还有若干数目的“雁璧、乘马、束帛”。/p
稍微近一点的,东汉桓帝立梁皇后,也用黄金二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236238/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236238.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一百五十二章 风俗)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勾陈勾勾勾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