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退回关外,本以为还能维持,现在看来,这才是最大的错误。
滞留在关内的那些族人,虽然同样损失惨重,可终究还有一个机会。在关内,有一个救星,那就是乌里彦。
老额尔赫从来也没有见过这个传说中的乌里彦,可是很清楚的知道在南边,在关内,有一个旗人的救星。就是这个救星拯救了那些残存在关内的旗人,留下了他们的性命给了他们生存活命的机会。
随着关外的形势日渐糜烂,尤其是最近赴死军和蒙古各部的屠杀,让这个乌里彦成了所有旗人共同的救星。经过口口相传,尽管谁也没有见过这个救星,可心里终究是还有一个寄托,还有那么一丝最后的希望。
经过人言的发酵,尤其是在末日到来大难临头之际,乌里彦在人们心目之中的地位更加崇高。人们甚至盼望着无所不能满是慈悲的乌里彦能够挽此危局,能够给这些已经距离屠刀极近的人们一个机会。
只要乌里彦能够拯救大家,什么样的条件都可以接受,什么样的苦难都可以接受。他们愿意去乌里彦那个虽然极其艰苦却有生存希望的小小沙洲,愿意去那个满是黄沙的不毛之地。天地之间,除了乌里彦的那片小小沙洲之外,皆是地狱。
可就是这么一个最后的希望也没有了,因为大家都出不去,再也不可能到达心目的圣地——黄河边上的那片沙洲。
局势绝望了,心里也绝望了。只能漫无目的的奔逃,明明知道奔逃也没有希望,还是要继续奔逃,直到完全无路可走必须面对惩罚的时刻降临。
黑夜已经降临,惶恐中的人们不敢停留,依旧是如行尸走肉一般的行走着,继续往南行走呢。
体力已经榨干,老额尔赫实在是走不动了,心尖子剧烈跳动,好像随时都会从腔子里蹦出来一样。通身都是虚汗,全身的衣裳都被汗水打透。
“我走不动了,再这么走下去也是会拖累你们,你带着孩子走吧。”老额尔赫无力的对女儿说道。
“我也走不动了,父亲,让孩子们自己走吧。”
女儿也消耗了体力,虚脱一般的靠着一棵大树,无力的耷拉下了脑袋。
两个孩子只是不住的哭泣,这样的奔逃,迟早要活活累死。尤其是这种毫无希望的奔逃,每个人都知道奔逃无用,还是出于本能的往南走。
让孩子走,就等是送孩子去死,这样的混乱之中,离开了大人,孩子生存的机会就是零。
和老额尔赫家一样,很多人都彻底绝望了,对于奔逃也绝望了。
很多人家都偎依在一起,说着许多以前不会说出是贴心话。
人们已经准备放弃奔逃了,亡命狂奔只能亡命,就算到了南边还能怎么样?还是个死。与其是那样,还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团聚在一起,在享受人生最后温暖的同时等待赴死军的屠刀。
或许是真的看开了,也不怕再有人看到他们。已经有人燃起了篝火,不管相识不相识的,都聚在篝火旁边,说着这样那样互相安慰的话语。
说来说去,都是那么几句,反反复复的说也没有了什么意思。
夜空之中繁星点点玉宇无尘,清净的星空和空旷的原野都显得那么美丽,人们贪婪的享受着人生的最后一刻……
这个季节的夜晚已经很短了,尤其是这种宁静的夜晚,就显得格外短暂。
孩子们还在沉睡,东边已经现处了朦朦胧胧的亮光。太阳还没有出来,可天地之间已经是一片青蒙蒙的天光。
也许到了太阳升起的时候,挟着血腥和死亡的赴死大军就追杀而至,那就是最后的时刻了。
因为受了这种思想的感染,很多人都不准备再跑了。赴死军来就来吧,死就死吧,反正也无法逃脱了,还不如坦然面对……
父母和儿女们互相偎依着,亲朋也互相依靠着……
马蹄声在这个静悄悄的黎明显得格外清脆,虽然已经做好了死的准备,可马蹄声这么一声声的传来,还是如直接敲打在人们心头一般。
恐怖的赴死大军还追上来了,很多人微微一笑,更多的是苦笑……
有些个人已经注意到了,这几匹马是从南边过来的,也就是说不是赴死军追上来了,更大的可能还是南边的族人。
可就算是南边的族人过来,还有什么用?南边那点儿少的可怜的兵力根本就不顾给赴死军塞牙缝的,甚至经不住蒙古各部人马的一个冲杀。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什么样的奇迹也没有用了。
几匹战马也不知道跑了多少路程,无论人马,身上都蒸腾着腾腾的热气,再加上被潮气打的精势,仿佛刚刚从水里捞上来一样。
确实是满洲战兵。
这几个满洲骑兵,倒卷着大清国的水龙旗策马狂奔,从人们的身边一略而过,沿途不住大喊:“山海关降了,山海关投降了,乌里彦让大家往南撤退,继续往南撤退,不要停……”
“一直往南跑,千万不要停,不要让赴死军赶上,乌里彦正在调集人马接应你们,千万不要停呀……”
“停了就是死,乌里彦已经整了山海关和两屯的人马,正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236259/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236259.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223章 神魔同道)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短头发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