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体育强国英国的失败,让英帝国上下充满了一种“屈辱感”和“挫折感”,很多人甚至认为这是中国人“在向大英帝国发出挑战”,而帝国“必须给与回击”。
在沙文主义的刺激之下,英帝国国会两院决定正式申办1916年奥运会,“向世界真正展示大英帝国的实力”,而英国王室则宣布组建“王家体育发展协会”,并全面扩大1891年开始的英帝国运动会,振兴英国体育。
在中国,全部获奖运动员都被授予了国家荣誉,其中金牌获得者由皇帝本人亲自接见并颁奖。
报纸上长篇累牍地报道这些运动员的生平事迹,电台的采访,数不清的荣誉,在中国掀起了一股“运动热”。
正如之前中国政fu提出的口号,“体育竞赛是和平时期的战争”。国战已经过去,如果还想捍卫国家荣誉,并为自己争得光荣,体育竞赛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奥运引发的热潮经久不息,各级学校,工会,农会,也都纷纷增加体育方面的投入,有定期运动会的加强,没有的开办。以此为契机,政fu的《国民体育产业发展纲要》,《全民体育扶持纲要》陆续出台,以政fu协调和资助地方公共体育场馆建设,资助各体育运动协会,鼓励民间成立体育组织,发展竞技运动比赛。
更重要的是,皇室产业下属企业迅速响应,为各项体育赛事提供高额赞助,尤其是优胜奖金相当诱人,并直接刺激了一大批优秀业余或半业余运动员投身职业运动员生涯,而与运动相关的其他专业领域-体育运动教育,体育产业研究,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损伤康复……也逐渐开始起步。
其他财团也很快窥到了个中商机,纷纷加大了在体育产业领域的投入。
经济杠杆永远是最有效的刺激手段。
京畿,江浙,辽东和广东先后宣布成立地区级别的足球联赛,篮球联赛和棒球联赛。在此基础上,在第二年又建立了全国总决赛体制。
随着这些定期比赛的发达,各报纸也都开设了体育专栏,甚至开始出现了以体育和文艺为主的专业报纸。
自宋之后一向以“文弱”示人的华人,经过民族主义思想启蒙,历次对外战争胜利的洗礼,亲身感受了奥林匹克精神的震撼,在国家的统一组织协调之下,终于逐步抛弃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之类轻视体能的陋俗。民间各类体育俱乐部如同雨后春笋一般设立起来,而“昊天教会”也按照郑宇的指令,宣布“募资在各地设立昊天体育会”以达成昊天的意志:作为昊天眷顾的宠儿,华夏民族要从身心两方面磨炼自我。
对体育的热爱,终于走出了少数的精英学校,普及到了整个社会。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236439/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236439.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一百零八章 奥运风(下))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星空漫游者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