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国企改革大课题 (4/4)
吴江瑜也是频频点头。/p
刘啸觉得这些人,包括吴敬荷现在是无法理解国家资本的真正含义,其实现在华国也没什么国家资本,毕竟没钱嘛,只有二十年后,当发生世界金融危机后,华国的国家资本才真正显现出强大的能力。/p
要知道那时华国的出口可是占了国家总产值的三成,属于外贸型国家,这种类型最怕金融危机,一旦出口大幅度减少就会造成大量工人失业,进而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p
那时国家大量的把资金投入到了基础设施建设中去,修高铁,建桥梁。/p
这些投资一方面可以大大改善老百姓的生活环境,一方面也能增加就业,正是因为如此,华国才会在金融危机下挺了过来,反观其他国家,经济下滑,工人失业,漂亮国也无可避免。/p
正是那时才体现出了国家资本的强大,也只有国家资本才能站在老百姓这一方,要是换成西方国家,呵呵,谁会管你死活?/p
当然,在这个时代,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感受到国家资本的重要性,但起码吴敬荷与黎宁这些人能够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国家资本的性质与资本家资本的性质不同,前者站在老百姓一方,后者则是逐利性。/p
吴敬荷感慨万千。/p
“向学,你的这种认识真是高屋建瓴,让我钦佩呀!这让我想起了一句名言,叫做位卑不敢忘忧国,这句话用在你身上最合适不过了,当然,还有刘啸,你们一家都是国之栋梁,其境界超出了很多人呀。”/p
吴江瑜接口道:“对,我虽然不太懂经济,但是也知道经济命脉不能让那些资本家掌握,必须要控制在国家手里,特别是刚才那一番保障广大工人们的权益,这正是西方人做不到的,也只有我们才能做到。”/p
吴敬荷听了却是微微苦笑,这话当然是对的,可又谈何容易,国家,特别是北方大量的制造业企业已经开始出现了危机,破产无法避免,可能最多两三年时间国家就无法维持,到那时怎么办?/p
黎宁就着这个话题开口道。/p
“向学,咱们国家现在没有钱,但很多国企却维持困难,这种困局怎么解决呢?”/p
刘啸立刻回答:“这是当前最大的一个困局,我爸可没什么好办法,当然,如果改变一下当前的社会保障制度或许能好一点,比如对我们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做出一定调整,更加倾向于普通的工人。”/p
“改变我们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p
这个建议引起了吴敬荷与黎宁的深思。/p
好吧,这个问题也不是他们两人能够探究的话题,但也值得深入讨论。/p
吴敬荷与黎宁问了不少问题,刘啸都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同时也将这些问题引向刘向学知晓的范畴,让父亲也参与进来。/p
好吧,吴敬荷与黎宁觉得有些奇怪,为什么大多数问题都是由刘啸来回答呢?有一种刘啸才是“幕后黑手”的感觉。/p
不过细想想也没问题,因为这个孩子反应太快了,记忆力也极为出色,所以才在第一时间反应反应过来,至于说刘向学,给人一种老学究的感觉,这没毛病,正好符合两人对他的想象。/p
/p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236503/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23650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八十七章 国企改革大课题)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苹果炒饭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