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穿越小说 » 鞘中霜色最新章节列表 » 楔子(二) (4/5)

楔子(二) (4/5)

文/苍源
鞘中霜色 | 本章字数:171.32万字 | | 鞘中霜色txt下载 | 鞘中霜色手机阅读
职,挂‘镇西兵马大元帅’印,克日离京赴任,不得宣召不准入京。钦此。”/p

“皇上……”/p

“夏大人,难道你想抗旨不成?”朱见深龙颜一变,沉声问道。/p

“臣……遵旨。” 夏尧、韩慎心里叫苦不迭,皇帝金口玉言,一言既出,那是驷马难追了。/p

恰在这时,门外太监禀报:“贵妃娘娘驾到。”/p

声音甫落,万贵妃已经走进御书房,娇声说道:“臣妾叩见皇上。”/p

朱见深口气顿时软下来:“爱妃请起。”/p

“臣韩慎(夏尧)见过贵妃娘娘。”/p

“韩大人、夏大人免礼。”/p

皇帝早已不耐,见万贵妃来了,趁势顺水推舟:/p

“二位爱卿,这事就这么定了,回头朕遣人去兵部宣旨,尔等退下去吧。”/p

韩、夏二人这次是抹黑脸照镜子——自找难看,不仅没有告倒梁芳,反把夏尧告到边关去了。现在皇上开口送客,无奈只能说声“微臣告退”,双双怏怏不乐地回兵部衙门去了。/p

二人走后,万贵妃望着朱见深一笑,柔声说道:“皇上,臣妾熬了燕窝汤,特地送来请皇上饮用。臣妾没有妨碍皇上处理国事吧?”/p

万贵妃能得皇帝始终如一的眷宠,自有她一套本领。她的本意就是受梁芳的请托,来摸韩、夏二人见君的底细,表面上却装作无事的样子。正所谓欲擒故纵,若是直接相问,必会引起皇帝的警惕,后宫干政可是大忌。/p

“哈哈,没有,没有。”/p

“看皇上一脸的轻松,想必边关没有大事啦。”万贵妃继续套问。/p

“韩、夏二位爱卿见朕谈一点小事,不是边关军情。”皇帝虽宠贵妃,倒也有些原则,没有随口透露韩、夏所谈何事。/p

万贵妃不敢再问,怕引起皇帝猜疑。她必须确保皇帝对自己的宠爱。/p

“啊,对了。爱妃,梁芳还常去景仁宫吗?”/p

“也……没常去。”万贵妃未曾想皇上提到梁芳,一时没准备,不禁有些慌乱。/p

“带朕的话,让他尽心尽责办好自己的事,不要与无关的人牵扯,否则朕不轻饶。”/p

“臣妾记下了。”/p

万贵妃心里有些惶恐,一向宽仁大度的皇帝如此严厉的措辞,任谁都知道定与今天韩、夏二人觐见皇帝有关。/p

不言万贞儿如何向梁芳回话,且说韩、夏二人回到兵部,韩慎闷闷不乐,夏尧倒像无事一般。/p

“夏贤弟,愚兄连累你了。”韩慎内疚地说道。/p

“哪里,哪里。说句韩兄不见怪的话,兵部侍郎虽说品级不低,却是不合小弟的心意。古人云,文安邦,武定国。这兵部侍郎文不能献计定策,武不能驰骋疆场,实是白吃皇粮、虚度人生啊。这回好了,挂了个镇西大元帅印,统领宁夏兵马御我国门,哪怕来日战死沙场,也胜似闲居京城蹉跎岁月哩。”不知是为了让韩慎宽心还是真的如心所愿,夏尧豪气干云地说道。/p

韩慎心里难受,眼睛竟然有些发潮。/p

夏尧看在眼里,心中也不好过,忙岔开话题:“韩兄,皇上命我克日离京,只怕最多不过十日。小弟临行之前,有一事相托,恳请韩兄成全。”/p

韩慎巴不得能为夏尧做点什么事来弥补自己的失策,听夏尧有事相托,连忙说道:/p

“贤弟请讲,纵然赴汤蹈火,愚兄绝不推辞。”/p

夏尧笑道:“没那么严重。韩兄知道,我内人过世得早,只留下小女雪儿与我相依为命。这次赴任宁夏,小弟欲将雪儿托付韩兄照看。”/p

韩慎想了想,说道:“若按伦常道理,你们父女应当一同前往,彼此互相照应才是。但宁夏地处边塞,雨井烟垣、兵凶战危,令嫒若去,恐将受苦。也好,只要贤弟舍得,愚兄我就多了一个女儿。”/p

夏尧大喜,连说:“高攀了,高攀了。雪儿自幼与令嫒相处甚笃,常相往来,有令嫒相伴,小弟我就放心了。还有……嗯——”/p

夏尧欲言又止,似乎有些为难。/p

“夏贤弟有话请讲。”韩慎以为他有什么事要自己办,便鼓励道。/p

夏尧难于开口的,是女儿的终身大事。按理说,一家有女百家求,女方轻易不会主动开口提亲。但征战沙场在即,况自己的年事渐高,此去宁夏未知有无归期,因此他要在出征之前,对女儿的终身有所托付。/p

“耳闻雪儿与令徒赵欣似有意思,不知韩兄是否知晓?”不得已,夏尧老着脸说出心里的想法。/p

韩慎听是此事,不觉一喜,忙说道:“嗯,我听清儿提起过,只是未便向贤弟开口。贤弟若有此意,倒不如在离京之前,将这喜事办了?”/p

“小弟正是此意。”/p

在景泰八年“夺门之变”中,被牵连处死的大臣中有两个遗孤幸免于难,他们一个叫沈清,一个叫赵欣。当年韩慎任职兵部武选司主事,因官位低微没有受到影响,见沈清、赵欣少年失怙,便将他们接回家中抚养,教他们学文习武,视如己出。大弟子沈清与韩慎的女儿韩梅日久生情,韩慎也无门第之见,前年为他们办了婚礼,如今外孙沈霁已满周岁。行伍出身的人家,没有太多的清规戒律,夏尧的女儿夏雪因与韩慎的女儿韩梅自小交好,常常相互往来,也因此认识了韩慎的二弟子赵欣。二人虽情投意合,但赵欣自惭家世没落不敢作非分之想,夏雪则因女儿之身羞于向爹爹启

(快捷键 ←) 上一页:楔子(一)(4/5)章节列表下一页:楔子(三)(4/5)(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