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都市小说 » 鼻尖上的宝藏最新章节列表 » 第284章 打眼! (2/2)

第284章 打眼! (2/2)

文/雅玩居士
鼻尖上的宝藏 | 本章字数:160.05万字 | | 鼻尖上的宝藏txt下载 | 鼻尖上的宝藏手机阅读
命相威胁,强行索要这些瓷器。

不过这些祖宗留下的瓷器价值千金,高姓工匠自然不愿意把这些祖宗冒着性命危险留下来的传家宝就这么白白交给侵略者。但是家人的性命又不能不救,左思右想之下,此人便想出作假的办法。

他仗着祖辈传下来的烧窑和制瓷工艺,结果此人烧制出来的仿品与真品几乎一般无二,再请人做旧一番后,便把这批假的瓷器交给岛国人。不仅保住了祖宗传下来的宝贝,而且也救下家人的性命,免除一场大劫。

此人还有些狭义心肠,当跟他相熟的朋友也遇到这种情况后,他也没有藏私,偷偷的把这方法传出去。后来大家口口相传,受此恩惠的人也变得越来越多,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好办法。

刚开始还只在这些手艺精湛的皇家制瓷匠人口中流传的办法,也慢慢的传到当时的书画界和收藏界。甚至当时鼎鼎大名的国画大师齐白石、徐悲鸿、林风眠等都沿用此道,保住大量的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至于在作品上留下暗记是规矩,有本事的人,一般自视甚高。再加上制造这些赝品的时候,为能够瞒住侵略者,保住家人性命。所以尽管是制造赝品,但是大家都格外的用心,做出来的东西自然是精品中的精品。这么好的东西,肯定要留下点记号,方便日后鉴定。

“先生请看这里!”

吴掌柜用手指着图中一处毫不起眼的细节,落叶中有个暗记,是个郭字。

“这些有‘郭’字暗记的作品出自鼎鼎大名的民国收藏大家,郭葆昌。”

“哦?居然是他!”闻一鸣有些吃惊,郭葆昌可是民国收藏大师,地位跟六大收藏家不相上下,只不过为人低调,书画收藏水平堪比张伯驹。

别号觯斋主人,精于古物鉴别,对瓷器尤有特识,因此得以在1915年至1916年初为大总统烧制四万多件洪宪御瓷。

当时外国巨富常去他家观赏和收买瓷器,出卖给外国人的瓷器,大多数都是赝品,都是他自己仿古而成。

每次向洋人出售瓷器,常常托称瓷器是别人所有,他只是作为鉴赏家予以推荐。附庸风雅的金发碧眼,往往欣然付出美元英磅,满意而去。郭葆昌曾说:赚钱要赚洋人钱,不能坑自己人!

闻一鸣听完肃然起敬,再看这张高仿有种特别感觉,吴掌柜笑道:“郭葆昌的瓷器收藏极负盛名。斋名之所以号“觯斋”,是因其收藏一件价值巨昂的青铜觯。他出过《觯斋瓷器图谱》,收录有毕生珍藏名贵瓷器三百余件,其中不仅有罕见的宋元瓷,也有连故宫都没有的清官窑移栖耳尊。”

“由于郭葆昌在瓷器上的精深造诣,后被任命为故宫博物院的瓷器馆馆长。与瓷器收藏相比,他的字画收藏有过之而无不及,与民国四公子张伯驹齐名,藏多为清宫流传有绪的旧藏。”

“最有名的莫过于乾隆三希堂中的二希:王珣的《伯远帖》和王献之的《中秋帖》,可见他的实力。”

闻一鸣终于明白前因后果,问道:“吴历的采茶图应该就是当年的高仿之一?那现在……”

“这就是我今天请先生您来的原因!”

吴掌柜长叹口气,解释道:“其实我当年找到高仿者,他居然就是郭氏后人,手里不但有很多爱国高仿,自己也是此道高手,瓷器字画无一不精,仿古水平前所未见!”

(快捷键 ←) 上一页:第283章 不死不休(2/2)章节列表(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