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工匠精神 (2/3)
要是跨界也能做好就算了,问题是不管自己能不能做好,非得去插一脚。
唱歌的去演小品令人尴尬,主持人去做导演拍出一部圈钱之作……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当然,讽刺的不只是明星,也有幕后工作者。
尤其是编剧这个行业,现在国内99的编剧都没有话语权,剧本基本都被投资方、制片人、演员等人绑架。
此外,“狗仔队”也没跑掉,同样被一顿奚落讥讽。
第四个是沉腾马丽等人的《还不还》。
这个小品前面90的部分还是不错的,但是结尾强行让老赖醒悟,拖了这个小品的后退。
一个死不悔改的老赖,最后被要债的人说两句,媳妇劝两句,马上就幡然醒悟,把钱都还了。
这个转折太生硬了。
现实中这种借钱不还的老赖,早就已经不在乎别人说什么了,怎么可能这么轻易就还钱。
于是江述修改了结尾。
小品里,老赖为了不还钱,特意和媳妇假离婚净身出户,把钱和房子都放在了老婆名下。
这样连法律都治不了他,他名下没钱了,但他在老婆那里依然有花不完的钱。
现实中,这种法律上真离婚,现实中假离婚的事并不少见。
江述把结局改成了,他想着和老婆假离婚,但老婆和他真离婚了,他的钱和房子都到了老婆手里。
老赖并没有幡然醒悟,但是最终落得了个人财两空。
其实话说回来,这个小品最大的意义,可能并不在质量有多好。
而是把这个题材拍出来,在春晚的舞台上给所有人看看。
扶老人被碰瓷的情况,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肯定是没经历过。
但是借出去的钱,难要回来,很多普通人肯定是感同身受。
这个小品也是他们的心声。
最后一个小品,江述暂定了《不差钱》。
这个就没什么可说的,是个纯娱也不给观众上价值,本身的水平也是在线的。
单说笑料包袱,这个小品肯定能拍的上号。
早上九点多,江述把这五个小品的剧本给了春晚总导演杜正涛。
到了下午四点多,对方打来了电话。
这个回复的效率,江述觉得已经算是快的了,反正能在一天内回复就行。
毕竟这些节目,也不是杜正涛艺人说了算,他肯定还要和相关人员讨论一下。
这几个小品中。
杜正涛意见最大的,果然就是《还不还》的结局。
另外四个小品,要么纯属一乐,要么也有一定的讽刺教育意义。
只有这个小品,“坏人”最后还在坏着。
“江导,我觉得让老赖在老婆的劝戒下,最终改过自新,会不会好一点?”杜正涛试探道。
江述有些无奈:“杜导,老赖哪有这么容易改过自新。”
“但是这个结局……离婚就能不还钱,给观众们传递这种价值观,确实不太好呀!”
“如果老赖被三言两语就感化了,就给观众传递一种“老赖是可以被感化”的价值观……”
江述据理力争:“这样也不好啊!老赖哪这么容易被感化?咱这不是睁着眼睛忽悠观众吗?”
“……”杜正涛一时间竟无法反驳。
江述继续道:“这个结局不是告诉老赖假离婚就可以不还钱,而是警示老赖,敢假离婚规避债务,最终可能人财两空,赔了夫人又折兵。”
杜正涛忍不住抓了抓脑袋,江述的说法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总觉得哪里还是不太对。
“其实上面的意思是……你这些小品真不想上价值扇情教育,那也就算了,已经给了你很宽松的创作环境,但如果小品有价值取向,就一定得正能量。”
“老赖最后人财两空,罪有应得,这个结局很正向啊!”
“可是我觉得……让老赖幡然醒悟最稳妥,这个结局肯定能过。”杜正涛也有点为难:“现在这个结局的话,真有点悬呀!”
“杜导也不用为难。”江述无所谓地笑道:“如果实在不行,我就不去了,这都不是什么严重的事。”
“那我再试试帮你说说话吧!”杜正涛说道:“如果实在不行,咱就把结局改改。”
“杜导,我就和您直说了吧!”江述说道:“我可以放弃春晚这次机会,但我也不想阉割剧本,这样生硬的结局,我不喜欢,观众更不喜欢。”
杜正涛闻言,夹在中间也有些无奈:“那我……再去聊聊看。”
“辛苦杜导了。”江述笑着客气了一声。
挂了电话后。
……
两天后。
8月11号这天。
江述还没收到杜正涛的回复。
不过他收到了《千与千寻》的过审通知,这部动画电影的审核,其实也就是走个流程。
江述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提交报名距离最近的柏林国际电影节。
虽然国内也有个魔都国际电影节,但这个电影节在亚洲的影响力都有限,更别说全球了。
如果选择这个电影节,唯一的好处大概就是,拿奖的概率非常大。
只不过江述确实不太在乎这个。
一个电影人想要走向世界,在全球打出名气,还是得去三大和奥斯卡。
随后。
江述发了篇微博:【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千与千寻》已经拿到龙标了。
另外,这部电影是手绘制作,一共有十几万张手稿,uu看书希望大家会喜欢。】
这篇微博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242510/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24251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262章 工匠精神)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五陵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