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310,杀张让,袁绍曹操双提剑 (2/3)
杀了张让之后,陈元站在天子身边,看着所有人道:“我如今闭关炼宝,无意掺和朝政,但是有一点我希望你们都能记住,那就是天子就是天子,我不希望再看到天子被如此逼迫的场面,不然的话,下一次死的可就不是张让一个人了。”
说完之后,陈元根本没有过多的搭理什么人,直接转身返回了邙山之中,对于刘辨的呼喊都充耳不闻。
陈元这是在震慑董卓,也是在震慑李儒。
他可不希望等到自己出关的时候,刘辨已经被弄死了。
那样的话,他就要对不起刘宏了。
不管怎么说,刘宏对陈元还算过得去。
就算是为了还刘宏的人情吧。
给了刘宏庄的谥号,保下刘辨和刘协的生命,也就足够了。
做了这些事情,日后再让刘备登基为皇帝,陈元也没有心理负担了。
到了陈元这个境界,其他的都不重要了。
最重要的便是心念通达了。
看着陈元在一片五色火光之中返回了邙山,众人尽皆默然。
有些人心中忍不住生出一个想法。
修行者当如是也。
甚至有人还生出了彼可取而代之的想法。
当然,这些人都是在做梦了。
在陈元没有打破天庭小世界之前,世界的上限也就是一品强者了。
不可能诞生超脱境。
陈元是个例外,他虽然不是超脱境,但是种种机缘之下,陈元现在的实力说不定比一些超脱境还要强得多。
毕竟他是个挂逼。
陈元装了一下逼之后,就跑了。
剩下的人还是要继续。
只不过,经过陈元这一震慑,所有的人心思暂时都被打乱了。
只能先回洛阳再做调整。
董卓是外军,自然不可能入洛阳,于是乎便屯驻在洛阳城外。
董卓屯兵城外,每日带铁甲马军入城,横行街市,百姓惶惶不安。
但是因为陈元那日的威慑,董卓倒也不敢再像历史上那样,出入宫廷,肆无忌惮了。
不过,即便是这种横行洛阳的行为,也惹起了很多人的不快和忌惮。
后军校尉鲍信,是的,这家伙早就从泰山跑出来了,当上了后军校尉。
他跑来见袁绍,对袁绍一番劝说,说董卓这家伙肯定有异心,必须尽早除了他。
袁绍心中有其他想法,还指望董卓干一些事情呢,怎么可能会答应除掉董卓呢。
其实,以袁家为首的这些世家豪强想要除掉董卓也不是没有办法。
只不过,他们心里有其他的想法,不想除掉董卓罢了。
要不然,伱以为历史上董卓拥有这么强大的军事实力,为什么会害怕还要从洛阳跑回长安去?
实在是董卓太知道这些豪强世家的实力了。
袁绍道:“朝廷新定,未可轻动。”
鲍信见王允,亦言其事。
允曰:“且容商议。”
鲍信看到袁绍和王允都是这个态度,心中不禁生出了无限失望,索性便带兵马回老家泰山去了。
这里咱说一句,鲍信这个人是一个真真正正的汉室忠臣。
后来还参与了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
他便是未来的十八路诸侯之一了。
袁绍这边静观其变,董卓可没闲着。
他的女婿李儒又不是吃素的。
这一段时日不断的帮助董卓壮大实力。
最重要的就是把何进兄弟的部下的兵力全部掌握了。
这一部分兵力可是不少的,有了这些兵力加上董卓从西凉带来的兵,董卓一举成为洛阳拥有兵力最多的人。
兵强马壮,董卓便有了其他心思。
他招来李儒曰:“吾欲废帝立陈留王,何如?”
李儒曰:“来日于温明园中,召集百官,谕以废立;有不从者斩之,则威权之行,正在今日。”
卓喜。
次日大排筵会,遍请公卿。
公卿皆惧董卓,谁敢不到。卓待百官到了,然后徐徐到园门下马,带剑入席。酒行数巡,卓教停酒止乐,乃厉声曰:“吾有一言,众官静听。”
众皆侧耳。卓曰:“天子为万民之主,无威仪不可以奉宗庙社稷。今上懦弱,不若陈留王聪明好学,可承大位。吾欲废帝,立陈留王,诸大臣以为何如?”
诸官听罢,不敢出声。
座上一人推案直出,立于筵前,大呼:“不可!不可!汝是何人,敢发大语?天子乃先帝嫡子,初无过失,何得妄议废立!汝欲为篡逆耶?”
卓视之,乃荆州刺史丁原也。
卓怒叱曰:“顺我者生,逆我者死!”
遂掣佩剑斩杀丁原。
好家伙,因为吕布被陈元给搞走了,丁原当然没有了吕布护卫,直接就被董卓给砍了。
砍了丁原的董卓立于堂中,手中长剑依然滴着鲜血,声色俱厉的看向众人:“老匹夫安敢欺我剑之不利乎?诸公可还有异议否?”
众人无言,董卓进一步按剑曰“今上暗弱,不可以奉宗庙;吾将依伊尹、霍光故事,废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为帝。有不从者斩!”
群臣惶怖莫敢对。
中军校尉袁绍挺身出曰:“今上即位未几,并无失德;汝欲废嫡立庶,非反而何?”
卓怒曰:“天下事在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汝视我之剑不利否?”
袁绍亦拔剑曰:“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
这便是袁绍此生最高光的时刻之一了,后面还会有界桥之战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245923/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24592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312章 310,杀张让,袁绍曹操双提剑)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过气的咸鱼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