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无后来者,便如无源之水;
若有后来者,薪火相传,代代不灭,这才能够继续成长,不断提升其上限。
需得一提的是,以这种“自我献祭”、无意识的“化道”之法“浇灌”出来的天地法则,并非完全与第一类互不搭边,反而有很多是重合的。
比如,有人观雷悟道,最终化道,其贡献自然归于“雷道法则”,为其提供新的“活水”。
第三种类型,更加稀少。
即某一生命个体,以一己之力,单开一道,自辟一条天地法则。
这种例子,太过稀少。
单是悟性才情方面冠古绝今都不够,还必须有着足够的“力”。
事实证明,人类修士或许悟性才情方面能够达到这一步的不少,但在“力”方面都有欠缺,这是唯有最得天地宠爱、与生俱来便有着强大底蕴的先天真灵才能染指的领域。
那只火焰神鸟,便属此类。
……
当孟周清醒过来时,发现白芷已将食指从他额头移开。
那不知多少岁月之前的画面,便如水中月,镜中花,随着她手指的移开而悄然消散。
孟周看着面前的白芷,再想到刚才以旁观的角度看到的那一位少女,终于明白,她前面说“被强行扭曲成了白芷的形状”到底是什么意思。
心中莫名生出一些歉意的情绪。
按照他的理解,这是从本性层面将一个人的自我认知、自我定位生生扭转啊。
白芷对此反倒不以为意,因为她已经打心底里接受了“过往种种都是我的前世”这样的设定。
问道:“有什么收获?”
“很多。”
在明白天地法则的三种形成方式之后,孟周心中困扰他许久的谜团便自动消散。
“说说看。”白芷。
“相比于第二、第三种天地法则的形成,第一种优势实在太明显了。”
“而第二种与第一种还存在根本性的矛盾。
行道者的数量与质量,与其所行之道的天地法则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行某道的修行者越多,质量越高,相应的天地法则上限便会越来越高;
反之,相应的天地法则便会如同断流的一潭断流的死水,再无进步可能。
而在这样的世界大势之中,不进,就是倒退。”
“第一种类型的天地法则,相较于第二种、第三种本来就有着绝对优势,理所当然的正道主流。
但没有谁会嫌自己所行之道太强,都是越强越好,上限越高越好。
这便是天地法则阵营化,有‘正’有‘魔’的原因。”
听着孟周分享自己的感悟,白芷先是轻轻点头,最后却又轻轻摇头。
“我说的可是有哪里不对?”孟周问。
白芷道:
“不能说不对,只是太片面了。
从天地法则的形成方式,虽可大体分为三类,但它们并不是那么泾渭分明,法则阵营化也不是因为天地法则形成方式不同。”
……
经过白芷的讲述,孟周才知道,在自己看到的这层表象之下,还有更深的道理。
真正的矛盾,并不是天地法则形成方式的不同。
事实上,在“正道”之中,三种天地法则的形成方式全都有包含。
“魔道”之中,同样也是三种天地法则的形成方式都有包含。
所以,但从天地法则的形成方式,是无法划分“正”与“魔”的。
真正的矛盾,在理念上。
而两种理念,其实孟周本人也早有涉及,并毫不犹豫的选择了“魔道”。
所谓“正道”,从理念上可以称之为“天道派”。
其理念核心是,有一个既定的、稳定的“天道”,亦即“道”的存在。
“道”的不同侧面,表现出不同的天地法则,不同的天地法则衍生丰富多彩,无穷无尽的天地万象。
而所谓的“魔道”,便是孟周一贯以来坚持认为的那样,世间并不存在一个所谓的“道”,世间万象才是源头根基。
“道”因世间万象的变化而变化,是不确定的,动态的,时时刻刻都处于变化之中,同样也是不可捉摸。
难道“天道派”不知道“魔道”的理念反而才更与现实相符,而他们的理念反而有些一厢情愿么?
当然知道!
可正是因为知道,他们才反而越发要“一厢情愿”,甚至将整个修行体系都围绕这个“虚构的核心”来打造。
这就像是驯马,将一匹“不确定的、动态的、时时刻刻都在变化、不可捉摸、无法预料的”野性烈马,变成“确定的、稳定的、可以琢磨、可以预料、可以掌控”的战马。
这才是矛盾的根本。
凭自己的心意,仗着自己有几分才情,就在这天地大幕上乱涂乱画,不讲规矩,不顾大局,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这些做法,在“正道”眼中,简直就是毒瘤!
本事越大,才情越高,流毒反而越深,越要辣手铲除!
你真要有本事,才情高,走“正道”啊,那么多天地法则,每一种都有无穷奥妙,去当开荒牛啊,难道还怕被限制了发挥不成?
试想一下,若是“正道”对这一切视而不见,任由这些有才情、有本事,还偏爱“特立独行”的“魔道”泛滥,那被强行确定的“虚构核心”以及围绕其展开的种种,岂不是要被立刻冲得七零八落,彻底乱成一锅粥!
如此行事,“魔道”自己倒是畅快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246298/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246298.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447章 道争(下)(全书完))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过电过敏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