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2/4)
“你忙你的,我不给你添乱。”苏甜擦了擦嘴,“我现在哪里都不想去,只想守着你,你上朝的时候,帮你穿朝服,等你下朝一起吃饭,你写折子的时候,我就给你研磨,你累的时候,我就帮你捏肩膀,晚上给你铺床,你说好不好?”/p
“都好。”唐逸认真的琢磨了一下,严肃的道,“早朝就不用你穿朝服了,那时候天还未亮,你好好睡觉就成,你睡不好,我也没心思上朝。”/p
苏甜噗嗤一乐,“你这人,还不许人家温馨一下下?你可倒好,硬生生给破坏了。”/p
“破坏了不怕,我再给你补上。”话落,唐逸手臂一用力,就把苏甜抱到自己腿上,低语道,“子傲的身世,终于查到了。”/p
“确定了么?”苏甜下意识的看了一眼,不远处哄着弟弟妹妹放风筝的唐子傲。/p
这件事他们查了好久,却没有丝毫的进展。若唐子傲记事还好说,关键是当年他还是个一岁左右的娃娃。/p
唐逸问道,“这件事说来也巧,瓦城爆发的时疫,还记得么?”/p
听了唐逸的问话,苏甜点了点头,瓦城的事儿,她多少知道一点,并且猜到和唐子傲有点关系,但大家的想法一致,不想让她看到太血腥的东西,便没说破。/p
又因当初她的遭遇和对琉国的不满,苏甜只想了想而已,并没有多余的同情。/p
两国之间的矛盾,她的心自然是向着南商国的。/p
唐逸继续道,“瓦城爆发的时疫,时间不对,症状也不对,总之就是与以往的时疫一点都不相同,因此引得御医院的重视。”/p
凡是知道唐子傲下手的人,都闭口不言。/p
“于是,曹御医翻看卷宗的时候便发现,瓦城的时疫,和当年一个叫安丰镇的地方,所爆发的时疫,有极其相似的地方,或者说是一模一样。”/p
“曹御医又找子傲了解瓦城的事,子傲看过卷宗的记载,一眼便确认了,安丰镇的时疫,是人为,和瓦城如出一辙,只能是药谷的手笔,安丰镇的时疫大概发生在九年前,那时候不可能是他动的手,那么就是药谷的药老做的。”/p
听完唐逸讲述的事,苏甜也在想,唐子傲的猜测,很合理,自然爆发的时疫和人为的时疫,在唐子傲和御医看来,是非常明显的。/p
尤其是以唐子傲和药老的本事,想控制时疫爆发时间和程度,完全是手到擒来。/p
“九年前的卷宗,那不是和子傲去药谷的时间差不多么?”还有个问题,就是药老无缘无故给一个地方下时疫,简直说不通,苏甜相信这背后肯定是理由的。/p
唐逸说道,“没错,我让人按照这条线索查探,如今有了结果,才与你说。”/p
若是早告诉她,唐逸担心她太上心,忧思就不好了。/p
再看不远处,唐子傲带着三个小的玩儿欢快,唐逸才将安丰镇查到的事儿说与苏甜听。/p
唐逸派了心腹顺着这条线索,找到了安丰镇。/p
由于九年前的时疫关系,即便经过这么多年,镇子也渐渐萧条,再不现往日的繁华。/p
镇子上的人,也多是当年的老人,大部分都经历过九年前的时疫,可是也不知道避讳什么,唐逸的人去打探,少有人愿意多说的。/p
而且,镇子上有个奇怪的地方,便是镇子中央特别显眼的祠堂。每天,镇子上的人,都会在清晨,到那祠堂上一炷香。/p
祠堂里供奉的,不是哪里神仙,也不是什么官员圣人。/p
几经查探,他们才知道,那祠堂里供奉的,是镇子上曾经的一位郎中,还有他的夫人。/p
祠堂建立的源头,还要追溯到九年前的时疫,当时郎中夫妻俩是染时疫最严重的。/p
可是为了镇子上的百姓,郎中和他夫人竭尽全力,付出了很多,挽救了镇子上大部分人的性命。/p
可不幸的是,郎中和他夫人却在时疫控制后,病重身亡了。/p
有人说郎中夫妻俩是为了救他们,日夜不休息,累死的,还有人说,郎中夫妻俩为了救他们,顾不上自己,导致自己身上的病来不及救治了……/p
当年关于郎中夫妻的死,说法很多,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便是当年安丰镇百姓的性命,都是郎中夫妻救的。/p
于是,半年后,安丰镇恢复了平静,远离了时疫病魔后,镇子上的官员便与百姓一起,为郎中夫妻建了祠堂,受安丰镇后人敬仰,也告诫百姓,救命之恩,不能忘本!/p
事情调查出这些,多半还是不得已,找了当地官员配合,当地官员并不是当年的那一个,但是府衙的卷宗记载得很详细,尤其是关于郎中夫妻的事迹,是官员上任的必阅事件。/p
当地官员还告诉唐逸的人,当年,若不是郎中夫妻的舍我精神,怕是安丰镇都不存在了。/p
即便后来有御医来,但是远水解不了近火,郎中夫妻的贡献,安丰镇会将他们的事迹流传下去。/p
事情到这里,也算是线索中断了,除了挖掘出当年时疫的事儿,没有别的收获,看似和唐子傲一点关系都没有。/p
告别当地官员的时候,当地官员还叹气感慨了一句,“不过可惜了,至今我们都没找到郎中的儿子尸体,让恩人九泉之下不瞑目,是我们的过错!”/p
“儿子?”唐逸心腹本熄灭的希望瞬间被点燃起来,“大人,请说得仔细些,那郎中夫妻有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247792/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247792.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166章)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苏皂皂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