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新朝 (2/3)
或许他还有其他想要做的事情还没有做完;或许他还并不想放弃这享受了一辈子的荣华富贵;或许他还心心念念着边疆一直对中原虎视眈眈的蛮夷,想要起军将他们打散。/p
或许他还有种种……种种……/p
但一切已经结束了。/p
入土为安。/p
六百零八/p
昌明二年。/p
这一年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情。/p
宋老夫人和江老太太去世了,两人一前一后,中间不超过半个月,只是因为秀城离京都十分遥远,所以消息是同时到我手里面的。/p
回不回去上坟到是个小问题,最重要的是——大人需要守三年丁忧。/p
新皇根基不稳,此时正是一个绝好的时机,若是能够成为他的亲信那未来前途无量。/p
宋大人已经快有四年官位没有变动过了。/p
琉璃去年回到我身边之后,继续在府里面为我打听消息,好几次都说曾听到前院的几个先生讨论起大人官位如何变动。/p
这官位走到了尖上,每往上走一层就跟扒了一层皮一样,我甚至在背地里面已经偷偷将家里面私库的值钱东西都提前准备了出来,准备给大人到时候跑官用。/p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信心满满决定助大人一臂之力的时候,宋老太太居然去世了!/p
这轻轻的两张信在我手里面犹如烫手山芋一样,令我踌躇不定。/p
幸而,有人替我解决了这个大问题。/p
六百零九/p
大人这日回来依然是夕阳时。/p
他顺便绕路去学堂将元宝给接了过来,他一出轿子就直接朝我扑了过来,虽然个子已经到我的肩膀了,但说话依然带着一股子傻气:“您没事儿吧?听爹说太姥姥去世了,您、您别难过……”/p
听他这么一说,我便松了一口气,心知大人此时定然是已经知道宋老夫人也去世的消息了(毕竟两封信是今天中午才同时到我手里面的,传信的人没理由会遗落掉最重要的那部分),将帕子捂在嘴角,眼泪说来就来:“母亲没事……就是、唉……”/p
家里面的两个男人见我哭了都纷纷慌了手脚,元宝从侍卫手里面接过荷叶包,绕着我道:“您快别哭了,今儿个爹特意给你买了你爱吃的糕点呢,您吃块糕点吧。”/p
宋大人拍了拍元宝的后背,把这不会安慰女人的榆木疙瘩给推到了一边儿去,当着所有人的面直接抱住了我,把下巴搁在了我的脑袋上:“……生老病死,早晚都会走这一程的,你有我们呢。”/p
我其实一点都不难过,江老太太与我之间的情谊早已在娘家的时候就被磨灭光了,她和江子期都是一伙儿的人,拿着亲人做筹码,换来自己的荣华富贵,我这是碰到了好人,过的是人日子,那江霜呢?/p
至今她究竟葬在了哪里?为何而死?江家人收了钱之后,居然就黑不提白不提了。/p
这种冷血冷情的长辈死了,我不大笑三声苍天有眼都算对得住她,怎么可能会伤心难过。/p
所以,我这眼泪完完全全是为了大人流的。/p
六百一十/p
从今天开始就要守丧了,桌子上的荤菜全部都撤了下来,一眼望过去四菜一汤,全部都是绿油油的。/p
家里面的厨娘手艺好,都是素菜也做的风味十足,配上青菜小粥吃起来并不难以下咽。/p
我们三个人吃完了晚膳,宋大人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带着元宝去书房里面教导,而是两个人一前一后的坐在了我的旁边。/p
小小的矮塌哪里坐的了三个人?顿时挤的我连针线盒都拿不住了。/p
我无奈的看着他们俩,心想若是有事情跟我说,直接说不好吗,都跑到我这边儿瞪大了眼睛盯着我做什么,叹了口气:“咱们要不要去院子里面纳凉?”/p
太阳落山之后温度下降了许多,下人端来一盘子西瓜,这是元宝最爱吃的水果,我记得他小时候自己捧着比他脑袋还大的半扇西瓜,不一会儿就能啃的只剩个瓜皮。/p
我挑了盘子里面最大块的西瓜,当着元宝的面送到了宋大人的手里:“给您的。”然后再挑了一块儿稍小点儿的西瓜,“吃吧。”/p
元宝嘿嘿的对我傻笑:“娘果然最疼我了。”/p
不知道他到底是跟谁学的(虽然我怀疑是大人),张口闭口说的都是好听的话,哄的人心花怒放,无论是多大的脾气都生不出来了。/p
元宝自从去学堂深造,决定考童生之后就常年住在了那里,一个月里面只有两日休沐,我也是好长时间都没有见到他了,看他这副傻里傻气的样子,心里面便柔软成了一片,摸着他小小的发髻:“娘在水井里面给你冰了个大西瓜呢,一会儿要是不够吃,还有。”/p
“呵。”/p
大人在旁边不冷不热的笑了一声。/p
六百一十一/p
元宝混了个西瓜就走了,院子里面只剩下我和大人。/p
他拉着我的手,放在他的手心里面拍了拍:“老太太走的也是高寿了,这是喜丧,不要这么难过了。”/p
听出来大人这句话其实还是在安慰我,我轻轻地点点头:“知道了,听您的。”/p
“唉……”他用手指抚摸我哭红的眼角,目光长远:“你都多大了,还跟爷第一次见你的时候一样,没有长大。/p
你这般的脆弱,等我百年后,让我怎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247936/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24793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287章 新朝)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沈胄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