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再次选官 (1/2)
“臣等参见圣上!”
击败大食,帮助那罗延三人复国后,蓝玉终于班师回朝!
“诸位爱卿免礼!这次击败大食,你们干的不错!朕要大大的赏赐你们!”
李重俊笑道。
这次击败大食,虽然不能扑灭大食的野心,但也争取了几年的太平日子。
这几年的时间,足以让大唐有质的飞跃,到时候,大唐足以横扫整个世界。
“多谢圣上!”
蓝玉等人大喜,急忙谢恩!
李重俊当即下诏,给他们升官,赏赐钱财。
蓝玉等人千恩万谢,这才告辞回家歇着去。
等犒赏完三军之后,李重俊召集大臣,召开一场重要会议。
紫宸殿内,李重俊坐在御座之上,下首左右两边跪坐着三省衙门的官员。
李重俊斜坐着,看着在座的众人。
今天,他要跟这些大臣讨论一件关乎吏治的大问题。
“今岁九月,朕欲复行选官,此次选官,将选九寺五衙门并三省诸曹佐吏,九品以上,六品以下!”
李重俊看着众臣,接着道:“这次选官,朕将亲自督考,这次选官你们要严格把关!”
“朕不希望还有人徇私舞弊,连不识字的人都能做官,要是再出现这样的情况,朕将你们统统治罪!”
李重俊着重的在徇私舞弊这个词汇上用了力气。
这样足以证明李重俊对选官的重视,不重视不行,这些外派的官员,要是治理不好地方,就会导致地方起义。
地方起义就会将大唐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直到灭亡为止!
李重俊自然不会允许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因此,李重俊很是重视选官吏治情况,宁可自己累点,也不要让当初的情况再次发生。
除了亲自监督外,也要好好敲打一番,免得这帮人里,有人手脚不干净,忍不住任何诱惑,收了不该收的东西,毁了选官的公正性!
于是,长安各衙门平时郁郁不得志的小官吏们有福气了。
平时表现稍微好点,捞到一个好点的考绩的官吏,这次都达了。
九品小官,都能外放为一个七八品的地方官。
六品官,摇身一变,成为刺史的,也是大有人在。
一切都要看当天选官考试的情况而定。
当然,这个事情现在还没宣布,要等到一切尘埃落定之后,才会公布。
但毫无疑问,这是一次巨大的变动。
其实,本来,选官这种事情,根本用不到李重俊亲自监督,自有吏部来办这件事。
自从上次选官出现糟糕的问题后,李重俊就对吏部不太放心,谁知道一旦让吏部自己做主,会不会再次出现上次的情况。
那一次的情况,李重俊可是怒气腾腾,气得不行,为了大唐的未来,只能自己亲自复试,选出合格的县令。
这一次,选官的问题有一次提到李重俊面前,他才会这么着急,提前召集众人商议!
这一次,他已是下定决心,在整治不良风气方面加把劲。
再也不给任何人腐蚀大唐官员的机会。
他就不信,他亲自监督,还能有人能够顶风作案。
上次要不是有人秘密举报,他都不知道大唐的吏治如此腐败,连大字不识的人都能当上县令。
好在发现及时,才没有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要是那些不识字的外放为县令,一个县都要遭殃。
据说,许多上一次被勒令回去再读书的士子。
纷纷‘知耻而后勇’‘勤读诗书,遍访名师’。
立志要在下一次考举中脱颖而出,能够顺利进入仕途。
自关中至东都,民心可用。
据情报衙门汇报:自那次李重俊亲自监考后,勤学之士,蔚然成风,良家子纷纷以读书为要,地方为之一靖。
且不说这些言论是否有拍马屁。阿谀逢迎之嫌疑。
反正,这些话是说的天子李重俊心中欢欣鼓舞,眉开眼笑,就连胃口都变好了许多。
作为皇帝,最害怕的就是地方上的豪强、士绅子弟,周游天下,结交朋友。然后二两马尿喝多了,扯旗造反。
最喜欢的就是这些豪强、士绅子弟一古脑的都去钻研怎么当官,怎么混进官场。
反正,朝廷监察系统,也大抵都是如此回报的。
这就更加坚定了李重俊的决心。
“诸位爱卿,你们觉得这次如何预防出现选官作弊之事?”
李重俊看着众人问道。
“圣上,臣等以为,选官事关重大,当仔细斟酌,定下方针步骤,层层把关!”
张说、宋璟等人说道。
要想从根本上彻底解决舞弊情况,这是不太实际的,只能提前预防,灵活应变才能最大程度杜绝舞弊的情况。
正所谓富贵险中求!
为了荣华富贵,多少人会铤而走险,甚至为此献出生命,也会有人在所不惜!
任何一成不变的规则,总会被人钻空子,找到应对的办法,来规避规则。
“虽然不是选三品高官,但选的都是能办好差的县令,因此,实干为主,你们好好想想,这官要怎么来选才合适!”
李重俊道。
群臣低头不语,他们在考虑怎么规避舞弊的风险,为大唐挑选合适的官员。
“这个事不急,还有几个月时间,你们好好想想,朕不希望上次选官的事情再次上演!”
李重俊再次警告,他就不信,他三令五申,亲自监督后,还有人不怕死敢舞弊。
还有几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249150/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24915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175章 再次选官)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钰泓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