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木盆里满头凌『乱』白发的自己,于是『露』出一个微笑,娴熟的将『乱』发梳理,直奔厨房。
老吴见印小飞从昨日的失玉之痛中已然恢复,心里高兴,于是让印小飞做今早的大厨,蒸馒头。自己去后院劈柴去了。
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蒸馒头当然难不倒印小飞,加上老吴早已和好了面,那就更是简单容易了。
两个大蒸笼放到了灶上,不一会儿就白气袅袅,甚感温暖。
印小飞搬来小凳坐在灶旁,闭目养神。
没想到这一闭眼,一呼吸,心境变得格外明镜,一股徐风暖意直上心田。
于是顺着这种感觉,继续沉沉的呼吸。
忽然一股柴烟之味侵袭口鼻,印小飞猛的睁开双眼,咳嗽不止,眼泪猛洒。连忙扑到水缸之前,咕噜噜的灌了几大口水,趴在水缸边,呼呼喘着大气,胸中气闷不已。
这一切,都被老吴看得真切。当那蒸笼里的白气被印小飞改变方向,吸入口鼻之时,老吴知道,印小飞绝非凡人。
老吴不动声『色』,提着斧头,静静走到印小飞身后。
他用手缓缓的抚『摸』印小飞的背,为他疏气缓神。
一股舒缓的气流从背部涌入,印小飞胸中的拥堵渐渐化解开去。
“咳咳咳,我刚才在灶台旁睡着了,吸了柴烟,差点给呛死。”印小飞红着眼睛对老吴说道。
老吴递给印小飞一杯茶水,说道:“喝了。”
印小飞接过茶水,一饮而尽。抹了抹嘴说道:“真好喝,像是薄荷水。”
老吴说:“是清风籽。”
这清风籽是长在悬崖峭壁上的清风草种子,除了清肺润喉,更有固本培元,凝气聚神的功效,亦是仙草。
喝过茶水,印小飞和老吴又将蒸笼搬到了食堂。
因为大师兄和没拉肚子的缘故,大家也不再忌讳印小飞端来的馒头,练武之人都能吃,那些馒头转眼被一扫而光。
廉错见印小飞忙里忙外的终于消停下来,就走到他身边说:“小飞,对于那玉佩之事,你不用太过介怀。”
印小飞点了点头。
廉错又说:“据我推断,你母亲给你的玉佩应该是一件宝物,在你遇到危险的时候保护了你,摧毁了堕龙潭,而自己也玉碎消散。”
印小飞一听,泪水莹莹。
廉错『摸』了『摸』印小飞的头,转身走了。
印小飞『摸』了『摸』空『荡』『荡』的胸口,思绪万千。
廉错的这个推断,让他彻底打消了对印小飞的猜疑,他相信天下法宝皆有护主之效,而那玉佩亦然。所以并不是印小飞的什么鬼怪之力摧毁了堕龙潭,那印小飞也谈不上是什么妖怪了。
廉错的推断的确有他的道理,但是那个‘错’字,却不能抹去。
月朗星稀,蛐声虫鸣。
这日夜里,印小飞刚刚睡下,就听见敲门声。
打开门,是老吴站在门外,老吴压低声音说道:“穿衣,走。”
印小飞“嗯”了一声,提上衣服跟了出去。这并不是他们第一次深夜出行,所以印小飞并不感到惊讶。
老吴常常会在一些特殊的日子去山上采集食材草『药』,夜里出行也是常事。因为有些仙草,只有夜里才会『露』出庐山真面目。
以前夜行,老吴总会背着印小飞往山里跑,因为够快,够安全。不过现在不用了,印小飞的步伐奇迹般的灵活迅捷起来,而且五感也极为灵敏,根本不用担心他在夜里跑山路栽跟头。
只是这次,老吴带着印小飞一口气跑了两个时辰,那些飞虫走兽,也不知被他们惊跑了多少。
劈藤山脉连绵不断,当他们停下来的时候,印小飞也不知道跑到了什么地方,只是耳边能听见潺潺的流水之声。
“这是望月溪,溪水源头在山顶,顶上有一块石头,叫望月石。”老吴指了指流水的方向说道。
印小飞问:“我们来这里采什么仙草?”
老吴说:“这里没有仙草,我只是带你来坐一坐。”
印小飞挠头纳闷,问:“坐一坐?”
老吴点了点头,就沿着溪水往山上走。印小飞紧随其后。
两人来到山顶,俯瞰山下,一览众山小,巍峨连绵的山群,在月『色』下显得苍茫而神秘。
一块平整的岩石就那样躺在山顶,在月『色』下好像泛出幽幽蓝光。
老吴指着岩石说:“那就是望月石,你去坐上一坐。”
印小飞还是很纳闷,看了看老吴,老吴点了点头。又看了看那石头,心想坐坐也无妨。
于是就跳上了那石头。
“这石头好暖和啊。”印小飞站在岩石上,惊讶的向月影里的老吴喊道。
“闭上眼,坐下。”老吴的语气很严厉,充满了命令的口吻。
印小飞一愣,也只得乖乖坐下。
坐下后,环顾了一下四周,除了那岩石的边沿和浩瀚的星空,什么也看不见,感觉就像是飞在空中一般。月光照在身上,却像暖阳一般,格外舒服。
印小飞缓缓闭上双眼,均匀的呼吸着,那徐风暖意又渐渐袭上心头,格外舒服。
他的思维也进入了一种空明的状态,他好像看见了母亲在用木勺给自己喂着米羹,母亲的脸上,泛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249742/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249742.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古案迷离(二))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凌梳城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