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计划,中央集群将首先以200门大炮正面轰击塞米巴拉金斯克要塞,同时摆出渡河强攻的姿态,吸引守军注意力,左右两集群再出其不意地从要塞两侧火力范围之外奇袭渡河,迅速搭建起机械化浮桥,将装甲机动部队迂回到敌军侧后,构成对要塞之敌的合围,再由后续配备重炮和工兵的步兵部队展开围攻。
杨志勇部队掩护的两架侦察机,正是要去为中央集群的炮兵提供校射支援。
配属西北方面军的第二航空集团自开战以来还真没遇到敌手,俄军航空力量本来就薄弱,且主要配置在对德战线,配置到对华战线的不过两三成,而其中又只有少部分配置到中亚战场,估计不过十几二十架,机型繁杂,性能落后,在第二航空集团总计编制155机的压倒性优势前,通常是被俄军指挥官当作“一次性装备”使用,作战效能几近于零。
这一次,杨志勇也并不奢望能遇到大队敌机,痛快一战——参战以来,全联队还从来没有谁能同时遭遇2架以上的敌机。
到了,前面就是额尔齐斯河,南岸,此起彼伏的炮口闪光连绵成线,北岸,笼罩在火光与浓烟中的,就是那可怜的塞米巴拉金斯克城了。
两架侦察机如嗅到了花粉味的探路蜜蜂般,各自脱离编队,开始围绕城市转圈,一架顺时针转,一架逆时针转,仿佛是为招引蜂群而跳的“8字舞”。
杨志勇摇了摇机翼,带领小队爬到侦察机上方更高的空域,盘旋掩护。
平静,很平静,虽然地面上炮声隆隆,宛如百千雷击,在杨志勇看来,却根本是另一个世界的事情。
没有敌机的天空,平静得宛如无风深潭。
杨志勇看了一眼油量表,还能飞两个钟头,真是寂寞啊!
装上一名飞行员,两挺七点九二毫米气冷重机枪和1000发子弹之后,“云电”可以在巡航状态下连续飞行三个钟头,但若以最大时速二百一十五公里加入空战,最多只能维持两个钟头。
杨志勇知道,就航程而言,“云电”并不是理想的护航机,但它的敏捷性和可靠性却是无可置疑的。
但至今为止,他和战友们只是在欺负老弱病残而已。
没有值得一战的敌手,又怎能真正验证“云电”的实战性能呢?
等等,北边那坨大便状的浮云下面是……,)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24991/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24991.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一百九十二章:草青血红(四))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月兰之剑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