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历史小说 » 我成了大明勋戚最新章节列表 » 493 回朝追债 (二合一) (1/3)

493 回朝追债 (二合一) (1/3)

文/无限循环
我成了大明勋戚 | 本章字数:640.12万字 | | 我成了大明勋戚txt下载 | 我成了大明勋戚手机阅读

八月的烈日正是一年中最为毒辣的时候,宁远城外兀良哈三卫的八万带甲战兵,已经连续进攻了数日,战果却可以说是一无所获。/p

蒙古人本就不善于攻城,兀良哈三卫的原本目标,更是作为仆从军配合天圣汗也先占据辽东,压根就没打算自己去当那个攻城的炮灰。从漠南蒙古大胜忠国公石亨率领的宣大边军后,就得知义州围城的消息,无奈转移目标进攻宁远城切断明军后路。/p

结果万万没想到,本应该只剩下几千人的宁远卫,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一批守城明军,携战胜之威却一脚踢到了铁板上,连军心士气都被打的低迷下去不少。/p

“脱鲁火察,咱们为了尽快拿下宁远城,种种攻城措施准备不足,现在儿郎们伤亡快要接近万人,再这么打下去我朵颜卫就没人了!”/p

望着伤亡数字一天天的增加,朵颜卫首领哈兀歹简直急得上火。要知道正统朝期间,兀良哈三卫之所以没用上明末的朵颜三卫称呼,就在于目前三卫实力排名中,泰宁卫最强,福余卫次之,朵颜卫是最弱的那个。/p

可偏偏泰宁卫首领脱鲁火察要求攻城兵力,三卫平均分摊派出同样多的兵马,这样消耗下去实力最弱的朵颜卫自然是扛不住。/p

很多时候“公平”,其实并不完全等同于“公正”。/p

“现在不用人命去填宁远城,等到明军在义州城缓过一口气来,漠南蒙古又岂会有你朵颜卫的容身之地?”/p

脱鲁火察脸上写满了不耐烦,本来天气炎热加上宁远城久攻不下,众人心中就烦躁异常。偏偏这个朵颜卫的哈兀歹,还没事就在计较部落伤亡。/p

攻城哪有不死人的,难道死的只有你朵颜卫,我泰宁卫毫发无损?/p

“部族儿郎们死完了,还要容身之所有什么用,早知道这样还不如老老实实臣服于大明!”/p

哈兀歹越说越气,其实在明国的统治下过日子,也没什么不好的。自己部落人少,每年跟边境贸易加上朝贡赏赐,就能让族人们过的很舒服。/p

结果这几年瓦剌也先崛起后,就各种威逼利诱反叛大明。去年京师围城之战,也先就率领着瓦剌部跑的最快,导致西域、女真、兀良哈三卫等等兵马损失惨重。/p

今年又说什么明国要彻底剿灭兀良哈三卫设立郡县,自己从朵颜卫召集儿郎起兵,目前为止又死伤了几千人,眼前宁远城的城墙都还没有摸上去。/p

按照这个速度跟伤亡,何时才能占领辽东都司,又何时才能达到天圣汗也先的承诺,马踏中原重现大元荣光?/p

“土木堡缴获明军装备跟辎重的时候,你怎么不说早知道?”/p

“攻打明国京师,趁机抢夺北直隶米粮钱财的时候,你怎么不说早知道?”/p

“上个月埋伏明国宣大边军,平均战利品的时候,你怎么不说早知道?”/p

….“现在来跟我说早知道?”/p

很多时候反复无常的小人之间,其实也存在着一条鄙视链。脱鲁火察就觉得自己,好歹有点落子无悔的骨气,选择反叛大明就跟也先走到底,不再屈辱的做明国的臣属,被他们视为草原上的蛮夷。/p

至于朵颜卫首领哈兀歹,这家伙有奶便是娘,总想着两头吃拿好处,天底下还有便宜占尽的好事?/p

看到脱鲁火察有怒火爆发的趋势,实力处于中间位置的福余卫首领土不伸赶紧出来打圆场。/p

“好了,打仗哪能没有伤亡的,现在是我们正在进攻明国的宁远城,不知道的看你们俩这架势,还以为明国已经打进了漠南蒙古!”/p

“咱们兀良哈三卫用汉人的话说,就是唇齿相依,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在草原上站稳脚跟,才能有着水草丰美的牧场世世代代传承下去,仗已经打到一半没后路可选,难道你们俩准备前功尽弃?”/p

土不伸这番话名义上是在劝戒两人,实则更多是向朵颜卫的哈兀歹施压。毕竟如果三卫不平均分配攻城兵力,按照实力高低去打宁远城的话,那么福余卫势必也会增加伤亡。/p

草原上是纯粹的丛林法则,谁的兵马更多谁就能屹立不倒,站在部族首领的角度上,土不伸必须保全福余卫的实力。/p

这番话说出来,哪怕心中还有着不满或者不服,脱鲁火察跟哈兀歹两人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他们其实也很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这种危机时刻绝对不能生出内乱,否则不是被明国给攻占,就是被天圣汗也先给吞并。/p

沉默良久后,冷静下来的哈兀歹,开始说出自己心中的疑惑:“也先那边给出来的情报,是说有着十余万明军围困义州城,理论上整个辽东都司兵力都将抽调一空,宁远城至多就几千人。”/p

“这几天攻城仗打下来,宁远城感觉起码有几万人,你们说到底是哪一方出了问题?”/p

兀良哈三卫敢这么猖狂的主动进攻大明军镇,就是听信了也先那边的情报,想要挑宁远城这个兵力空虚的软柿子捏捏。现在却发现是个硬茬,要么就是也先情报有误,要么就是明军兵力惊人,总得弄清楚原因才能部署后面的作战计划。/p

“咱们经过山海关的时候,还刻意羊攻试探了一下,别的不说山海关兵力绝对没有满编,意味着明国投入的征讨军数量,应该就只有十余万人。”/p

“大概率是也先那边情况有误。”/p

福余卫首领土不伸,把问题归咎到了也先身上,毕竟明朝

(快捷键 ←) 上一章:492 宫中大变 (二合一)章节列表下一页:494 兵部尚书 (二合一)(1/3)(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