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尘埃落幕 (6/6)
但无可否认的是。/p
这十几年之中,杨广筑长城、御突厥、征高丽,营东都、兴科举、开运河、贯通南北水路,通使海外诸国,巅峰时期万国来朝。/p
所作所为虽劳民伤财,可放眼望去,桩桩件件都是千秋伟业。/p
是非功过。/p
也只能留载青史之上。/p
让后人去评说。/p
而这时。/p
一道信号烟花出现在远处天边。/p
李世民埋伏在城外的黑甲精骑,快马冲入了城中,准备占领城中各府衙和城门,长安是大隋的重城,只要很占据了长安,就相当于掌握了半壁天下。/p
此外,李阀的精锐大军,也埋伏在了长安城十里之外,只要接到城中的信号,就会立刻开拔营帐,占据长安。/p
可等那些黑甲精骑冲入城中,却猛然发现早就有人先他们一步来到这里,将整个长安城的权力中枢,都牢牢掌控在手中。/p
那些人都是精锐骁勇,李世民的黑甲精骑占不到任何便宜,更何况还有徐子陵和侯希白压阵。/p
而李阀开拔过来的大军,也受到了不明势力的偷袭,双方此刻混战在一处,以跋锋寒为统军将领,与李世民麾下的头号大将李靖展开了一场对决。/p
原来早在进入长安之前,王重阳就吩咐寇仲将少帅军中的精锐化整为零,一部分暗中潜入长安城,等候命令攻占长安城内的各个行政部门,还有一部分埋伏在城外深山,用来阻挡他人的脚步。/p
等到城内的黑甲精骑来报时,李世民整个人不由得晃了一下,长安位居关中之地,可谓是咽喉中枢要道,李世民本想着趁此机会,要是能除掉杨广,就顺势将长安拿下来。/p
这样李阀就可以长安为根据地,继而征战天下,未曾想他还是失算了,为了避免陷入重围,李世民也在梵清惠和师妃暄的护佑下,匆匆离开了长安城,径直回转太原。/p
杨广身死。/p
意味着大隋彻底破灭。/p
天下也随之大乱,各路枭雄并起,占地为王,相互征伐厮杀。/p
………/p
翌年深冬。/p
大雪铺天盖地,寇仲趁着所有人都在修生养息之时,以跋锋寒为统兵将领,日夜兼行,亲自率军攻打洛阳王世充。/p
这还是石之轩给出的主意。/p
正所谓。/p
六腊不交兵。/p
严冬腊月之际,气候环境极为恶劣,后勤若是没有足够的保障和路线供给,大军还没等开战,就会先自行溃败了,要知道行军打仗可不是过家家,三两天打完就收工回家,事先和事后要准备的事情有很多。/p
一场大仗下来,少说也得三两个月。/p
若是再遇上大雪拦路,粮草供给无法及时送到,加上严寒的天气,那仗根本就不用打了。/p
所以在冬天的时候。/p
城池防卫也是相对比较松懈之时。/p
石之轩给寇仲出主意,让他趁着其他人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以最快的速度率军攻占洛阳,到时与长安相互呼应。/p
整个天下的三分之二就已经到了手,要是日后再能得到岭南宋缺的支持,没有了南方的后顾之忧,天下唾手可得。/p
转眼间。/p
又是数年过去。/p
寇仲的少帅军声威日盛,麾下奇人无数,有石之轩找来的,也有宁道奇找来的,还有是闻名而来,想要舒展心中志气的。/p
其中有一人名为张烈。/p
乃是游戏人间的风尘隐士,武功之高不次于宁道奇,且谋略安邦之策也不弱于石之轩,一次偶然间与寇仲相识,两人意气相投,八拜结交,帮寇仲出了很多力。/p
寇仲也日渐成长,不但是一个合格的军事统帅,对于治国安邦的谋略之术,也甚为精通。/p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250802/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250802.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92章 尘埃落幕)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烛烬薪传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