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官名今日解 (1/2)
当年就读高中,学校开设英语课。老师姓吴,为区别同校另一个吴姓年轻老师,我们叫他大吴老师。四十余年过去,大多数英语单词还给了大吴老师,但仍记得他说地名与人名,以发音为准。比如北京,英语也是北京。为这事,我曾问他:中国也是地名,为何英语却发音为抢孩呐呢?/p
近年研究三国历史,时常翻阅《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结果发现一个有趣现象,这就是涉及官职之类名称,反而比其他文言文要好懂得多,比如主簿、别驾、举孝廉、举茂才、中郎将、刺史、太守、侍中、太尉、骑都尉等,为了帮助读者弄懂这些官名相当于时下何职,现择常用官名解构之。/p
主簿,是古代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相当于时下领导的秘书,不过古代主簿可以参于机要事务,故又与时下的办公室主任相当。/p
功曹,又称功曹史。秦代设此官职,主要为郡守、县令的佐吏,有点类似主簿,但又比主簿高级一些,很像时下的厅长、县长、局长助理。东汉时期,各州必设功曹。/p
刺史,亦称刺使,等同州牧。《三国演义》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官职,当推刺史和州牧。这两个官名,相当于时下的省或地市的一把手。不过时下有30多个省、直辖市,而东汉未年则只有十二个州和一个特别直辖区。需要说明的是,十二个州的区域大小,十分悬殊。比如刘备后来所占的益州,其辖境之大,等同曹魏的面积、东吴的面积,这也就是三国鼎立之说的由来。州下设郡,郡的一把手叫郡守;郡下设县,县的一把手叫县令。/p
刺史或州牧,虽为一地首脑,却并非笃定的土皇帝。前面说了,州的下面是郡,但刺史与郡守的年薪相同,均为两千石,这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两者的行政级别是一样的。/p
别驾,州刺史的贴身佐吏,与郡守、县令的功曹类似,相同于时下的助理一职。但别驾待遇明显高于功曹,主要体现在出行上,可与刺史分车而行。/p
举孝廉,不是官名,是个荣誉名,类似时下的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但被举孝廉者,多为入仕为官的候补人选。如果说举孝廉是郡政府的事,那么举茂才就是州政府的事。举茂才,原本称为举秀才,东汉时期为避光武帝刘秀之讳,改作举茂才。举茂才与举孝廉一样,重在荣誉。/p
举茂才十分稀少,有个历史数据可予佐证:光武帝刘秀在其执政十二年后,作过一次统计,全国共出了20个举茂才一一平均一年不到两个,可见其含金量之高!汉代位高权重的名臣中,多系举茂才。从中可见,人品的重要性。/p
侍中,秦汉时期用途较广的一个官名,类似时下党政高级主职官员的秘书、属下办公随员、组织部门职员。古代皇帝如若需要向各地临时遣派官员,就从这些人员中挑选。侍中这类人,明面上看官职不大,但由于是领导身边的人,因此后劲很大。魏晋之后,侍中多作备用重臣使用。/p
太守一职,源于秦朝,盛于汉朝,属郡守主职的尊称,类似时下某个地级市的市委书记。明朝与清朝,将地级市的最高行政长官,称作知府。/p
黄门令,古代掌管后勤的官职之称。黄色向来代表高贵,那句黄袍加身成语,就是称帝的意思。顾名思义,黄门令的权限也是不低。此职首现于西汉时期,主要由宦官充任,具体负责宫中乘舆狗马倡优鼓吹等事,译成白话文,就是负责交通出行、吹拉弹唱、宠物饲养、宣传演出等,通俗一点讲,类似大户人家那个掌管吃喝拉撒睡的管家,只是这个管家,系皇帝钦定的管家。/p
京兆尹之职,重点在于京字,也就是说,这个官职相当于时下的首都市长。与京兆尹并列的官职,还有左冯翊、右扶风,合称三辅,皆属负责治理京畿地区治安的官员。/p
中郎将,始置于秦汉,负责皇帝的侍卫,类似时下卫戍部队的团、师长。但令人费解的是,董卓曾任文人蔡邕为中郎将,因此这职务好像又与卫戍无关。/p
大将军为众多武将中的最高封号,类似时下海陆空三军司令或国防部长。因其位置重要,东汉以来多由贵戚充任,比如大将军何进,就是汉灵帝刘宏的妻兄。大将军名号多样,前缀建威、骠骑、中军、镇东、抚军等,这类大将军,类似时下的大军区司令,其军事实权多数位于三公之上,如曹魏的夏侯惇、蜀汉的姜维、东吴的诸葛恪等,皆属此类大将军。/p
大司马,其实就是太尉。此称首现于汉武帝刘彻时期。刘彻登基后,废太尉一职,改称大司马。光武帝刘秀上台后,将大司马复称太尉。太尉类似时下的军委**,具体掌管军政和军事行动。东汉时期将太尉、司徒、司空并称三公。司徒主要负责土地种植教化工作,司空主要负责水利基础建设工作。/p
丞相,萌于战国时期,为一人之下,百官之上之职。东汉一直不设丞相,三国赤壁之战后,曹操为体现自身权威,自任丞相。丞与承相通,丞相就是秉承君皇的旨意,处理国家事务。也有人将丞相唤作相国,但意思一样。/p
骑都尉属于中央武官,由朝廷直接委任,类似时下的少将或厅官,不过后来地方军阀也擅任此职。基于骑都尉带有奉诏讨伐之意,故在三国时期,领受这个职务的人员为数不少,我们所熟悉的曹操、公孙瓒、丁原、沮授、张邈、夏侯渊、虞翻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251345/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25134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三国官名今日解)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巴巴忌酒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