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朝廷 (1/2)
正所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汉人想回家就回吧,好走不送!登基没多久的耶律德光要去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稳定内部。/p
这件事用在后世,那就是“攘外必先安内”!/p
之前耶律后为了扶持儿子耶律德光登基已经杀了一部分人,但是还没杀够。/p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之前的老臣显然没有挪屁股腾位子的觉悟,那就把他们砍翻在地吧。/p
杀人的手段和之前如出一辙,杀人的地点是在木叶山,时间是在耶律阿保机的葬礼上。/p
这个葬礼很血腥,述律后看身边人哪个不顺眼,就和对方说一句话:/p
“替我向先帝带句话!”/p
然后刀斧手上前,砍翻之后丢到墓坑里去。/p
至于让人家带去的是什么话,没人知道,也许死人会知道吧,但是他们又不会说话。/p
于是乎葬礼上血流遍地,人心惶惶,气氛压抑、恐怖到了极点。/p
杀着杀着,出问题了,因为最后杀到了一个人,这人名叫赵思温,是个汉人,官拜检校太保、保静军节度使。/p
这是个武夫,而且是个武力很强的武夫,不好惹。/p
述律后照样是那句话:“你替我向先帝捎句话。”/p
赵思温:“我不!”/p
述律后:“你跟先帝关系这么好,为什么不去呢?”/p
赵思温:“我跟先帝关系再好也好不过你啊,你怎么不去啊?你要是去了,我就跟着去!”/p
这话说得够劲儿,把个述律后将在了那里。/p
但这个女人不一般啊,既然敢动手杀人,必然留着后招,她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p
述律后盯着赵思温的眼睛:“我不是不想跟先帝到地下去,只是孩子年龄还小,国家无主,我不能去!”/p
人虽然不能去,但可以留个物事过去。/p
述律后手起一刀,冲着自己的手腕砍去,“啪嗒”一声,血流如注,一只玉手就掉到墓葬里去追随先帝去了。/p
述律后脸色苍白,赵思温一脸铁青,现场氛围瞬间凝固。/p
接下来就是一拥而上救太后,包扎伤口的场面。/p
按理说述律后做到了这一步应该顺理成章把赵思温杀掉才对,但这女人心思真难猜,竟然留了赵思温一命,之后也没秋后算账,奇哉怪也!/p
我们猜测这应该和契丹的一个传统有关系,这个传统说通俗一点就是“不杀不服”。/p
意思是杀死对方之前必须让他服气,对方如果不服气你就不能杀。/p
赵思温当然是不服气的,所以没有被杀。/p
然而这个猜测也不一定作准,历史现场的关系复杂多变,人与人的斗争更是瞬息万变,不杀自然有不杀的道理,但这道理是啥,可就没法说清楚了。/p
但有一点是明确的,述律后这个女人不一般,杀伐果决超过一般男子,真是女中豪杰。/p
此事过后,述律后又被称为断腕太后。/p
人如其名啊!/p
断去的是一腕,稳住的却是契丹江山。/p
相比于契丹内斗的凶狠果决来说,后唐的政治斗争就要含蓄曲折得多。/p
虽然曲折,但凶险程度却丝毫不差,在这场斗争中,三个宰相被杀,算是好狠的了。/p
最后被杀的那个人是任圜。/p
而我们要先从前两个人说起,因为事情的起因在这两个人身上。/p
豆卢革与韦说/p
这两个人在庄宗皇帝李存勖时代就是宰相,两个人性格都比较软,主事的人说啥就是啥,之前郭崇韬在的时候他们听郭崇韬的,现在安重诲起来了,他们又听安重诲的,政治上真是没有丝毫建树。/p
但就是这样毫无担当的两个人物,因为是士族出身,被委以相位。/p
李嗣源即位后也不好立刻换宰相,但现在皇位稳固了,就开始打这两个人的主意了。/p
先是有人弹劾这两个人在皇帝面前汇报工作的时候态度不认真,也不讲礼貌,显然是藐视君上。/p
这也没啥,为这点子破事儿就开始搞人那就有点小题大做了。/p
不过这个弹劾只是投石问路,大动作还在后面。/p
当时后唐财政紧张,朝廷上下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百官的俸禄也不能足额发放。/p
豆卢革不一样,人家拿的是足额工资,不光他这样拿,他的儿子也在朝廷做官,同样也拿足额工资。/p
这还不算完,足额工资拿到手了,他们拿工资的时间还有点超前。/p
百官的工资都从五月开始发放,豆卢革父子却从正月就开始发放,这就是在搞特权了。/p
搞特权归搞特权,但说实在话,这也不算贪污,足额不足额的都是人家应得的嘛,更何况人家还是宰相呢。/p
但这种事儿可大可小,你没贪污是不假,但是作为百官之首,竟然带头违反朝廷制度,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p
皇帝让大家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你百官之首的宰相带头儿松裤腰带,这算啥子事情?/p
想跟皇帝唱反调不成?/p
这是豆卢革,还有一个韦说。/p
韦说这个人也没犯什么大错儿,就是想把自己的后代们照顾得更好一些。/p
他有一个孙子,到了就业的年龄,但是并没有解决就业问题。/p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开始想办法。/p
当时朝廷规定,老子在朝廷做高官,是可以福荫自己的儿子的。但也只限于儿子,孙子啥的那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251428/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251428.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二百一十八章 朝廷)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流觞大大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