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明宗明否 (1/2)
按照规定,使臣外出的差旅费都应该由户部来拨付,安重诲从中间插了一杠子,向李嗣源奏报说,这项款子还是由枢密院来发放比较好。/p
至于好到了哪里,安重诲没说。/p
但不说大家也都明白,涉及到钱的东西,肯定是冲着油水去的呗。/p
任圜是宰相,兼判三司,三司指的就是盐铁、度支、户部。/p
所以说户部是任圜的地盘。/p
而枢密院是安重诲的大本营。/p
后者要动前者的奶酪,任圜肯定不干。/p
他不干倒也不是因为别的,纯粹是对方的提议不合常理,你一个管兵的部门竟然来插手财务上的问题,这不就乱套了吗!/p
后面的工作还怎么进行,国家的财政还有没有保证,最后成了一摊子烂账,损失的还不是朝廷的利益!/p
所以说这个头儿不能开,开了这个口子那就遗患无穷了。/p
一个要插手,一个要剁手,那肯定就杠上了。/p
这两个人也真牛气,吵架抬杠完全不分场合,直接在上朝的时候,在皇帝李嗣源面前对骂了起来。/p
把个可怜的皇帝给惊的一愣一愣的。/p
李嗣源真是个没心思的,竟然还想着去劝架,这两个人一个比一个牛,完全就当没皇帝这个人,所有精力都集中在冲对方吐口水上,把个苦口婆心的李嗣源晾在了一边。/p
吵了半天,两个人骂累了,没事人一样,退朝走人,约定明天接着骂。/p
朝臣都走了,李嗣源也回宫了。/p
问题就出在宫里面。/p
一个嫔妃就问了:“刚才和安重诲吵架的人是谁?”/p
李嗣源说:“宰相。”/p
嫔妃:“臣妾在长安宫中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宰相和枢密使吵架吵成这个样子,大概是轻视皇上吧!”/p
这话一语点醒梦中人,李嗣源仔细寻思一番,是这么个理儿。后知后觉的他决定乾纲独断一回。/p
乾纲独断的结果就是听从了安重诲的建议,把外交使臣差旅费的项目交给了枢密院。/p
在这个过程中,那个嫔妃起了很大的作用。/p
嫔妃是谁?史上没说,但猜测的话应该是王德妃,这个妃子跟安重诲有旧,受过对方的恩惠,所以帮着安大人说话也就在情理之中了。/p
至于王德妃的事迹材料,我们下文会提到。/p
现在有个问题,任圜已经接连败了两阵了。/p
如果说第一次争夺宰相的人选并不是他分内之事,还情有可原的话,这第二次实打实的户部业务硬是被枢密院分去了一部分,这就说不过去了。/p
对于这样的情况,作为宰相的任圜心里就要有个成算了,皇帝接连支持安重诲,是不是对自己有意见?/p
但这个有没有意见的问题你还不能直接去问皇上,即便是去问了人家也不可能当面说啊。/p
按照惯例,需要试探一番。/p
试探的方式方法就是请辞。我辞职不干了,看你皇帝怎么个反应。/p
如果说极力挽留,这说明皇帝还是看重你的,大可以顺水推舟继续干活;如果说一下子就准了,说明确实对你有意见,赶快有多远跑多远,跑慢了估计就要遭殃。/p
结果任圜的辞职报告一递上去,准了!/p
我的天,感情真对我有意见啊,那就别愣着啦,赶快跑吧。/p
任圜请求退休,回磁州去养老,明宗皇帝李嗣源恩准了他的请求。/p
按理说任圜也算是见机快的,事情大可以到此为止了。/p
但是安重诲不乐意,痛打落水狗是政治斗争中的固定节目,不能偏废。/p
于是乎过了没多久就有人向安重诲提醒:/p
“失职在外的人不能留啊,留得时间长了就成了祸患,不如除之以绝后患!”/p
安重诲“从善如流”,颇以为然,竟然矫诏将任圜赐死。/p
这就有点过分了,你杀人归杀人,假传圣旨算什么道理?/p
端明殿学士赵凤听说后哭着向安重诲进言:“任圜是义士,怎么可能叛逆呢!你滥施刑罚,怎么可能治理好国家呢!”/p
安重诲不听。/p
使者到了磁州,宣读完诏书,送任圜一大家子上路。/p
任圜神情凛然,不卑不亢,召集族人痛饮,吃完上路饭之后慨然赴死,从头到尾没说一句话,更没有屈服。/p
任圜一死,安重诲矫诏杀人的事情肯定就要败露了。/p
按说这是杀头的死罪,可明宗皇帝再次用行动证明,他对安重诲的宠信那是无底线的。/p
他竟然公开为安重诲站台撑腰,追加那封伪诏的合法性,把任圜的死搞成了一个罪有应得。/p
这就是铁打的诤臣的下场,对于任圜这样的直臣李嗣源竟然不能用,所以说后唐明宗一朝国势并没有真正的雄起,也是有原因的。/p
任圜被杀折射出后唐朝廷的一种现状:有识之士固然能够出入朝堂,但同时宵小之徒也很活跃,这个明宗一朝的开明政治并不彻底。/p
内部的浑浑噩噩,反映到外部就是疲软乏力。/p
…………………………/p
话说明宗皇帝李嗣源登基的那一会儿,南平的高季兴上表,请求把夔、忠、万三州划为自己的属郡。/p
李嗣源和宰相豆卢革等人一商量,答应了对方的请求。/p
后来这个事儿被翻出来,成为了杀豆卢革、韦说二人的罪名之一。/p
当时后唐答应把三州给高季兴,无外乎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251428/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251428.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二百二十章 明宗明否)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流觞大大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