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3/5)
王夫人将这里头的缘故细细说与贾母听了,贾母沉『吟』半日,方道:“我是看晴雯这丫头伶俐,才将她给了宝玉,却不想这丫头伶俐太过了。你处置了倒也好,不能为了她一个丫鬟得罪外头的人,更何况是林家小侯爷了。”/p
“至于将宝玉挪出去,既是你们夫妻商量好的,那我也没有话说。只是我丑话说在前头,宝玉读书上进都可以,你们却不许将他『逼』的太过了。他离我远了,可我还是能看见他的,若叫我瞧见他受苦,我是不肯依的。”/p
若换了从前,贾母必定是不肯让贾宝玉移出去的。/p
从有了这个衔玉而生的孙子之后,贾母就将这宝贝孙子疼得跟眼珠子似的,天天口头心头都不忘。成日里溺爱宠惯,从来不许贾政或王夫人多管一点。在贾母眼中,她这个宝贝孙子处处都好,竟没有一丝一毫的缺点。/p
可自从见识了林涧后,看见这个只比宝玉大了三岁的年轻小子如今竟做了朝中正四品的官儿,就这一样,就已经比四王八公家里所有的子孙都要强上数倍了。/p
更重要的是,人家林家身份也不低,父亲曾是大将军,与当今是莫逆之交;母亲是将门世家之女,是金陵总兵的亲妹妹,就这个出身还这么有出息,贾母也不得不承认她的宝玉文不成武不就,还真比不上人家。/p
当然了,光此一点,也不足以让贾母松口。/p
王家的事情,让贾母心中生出隐忧来。承圣帝对王家的态度,还有都察院私下竟叫王家的罪证搜集的这么齐全,这都让贾母心生警惕。/p
圣上恐怕真的对四王八公的势力有了别样的心思,开国功勋是管用,可如今已逾三代,若小辈们不争气,像王仁王熙凤这样胡作非为,只怕再有底蕴的世家也会顷刻间崩塌。/p
贾母这一辈子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她心里很清楚,纵然再不忍心,她也不能让宝玉这样混下去了。/p
如今让宝玉练筋骨是不成了,他走不了他爷爷的路子,那就只能走贾政的路子了。/p
贾政于读书一道颇有些建树,若非当初贾代善疼爱幼子,临死一道奏本替贾政求了差事,贾政自会走科举一道。非正经科举出身,这一直是贾政心中的遗憾。/p
贾母深知这一点,她知道贾政是希望宝玉能替他完成这个遗憾,就目下来说,这也是宝玉上进的一条路,贾母确实没有拦着的道理。/p
贾母想,索『性』就依了贾政,给宝玉几年的时间准备,若再过几年实在考不上,她便托人也去给宝玉求个恩典,让宝玉走贾政的路子,入朝为官历练一番,其实也是一样的。/p
她的宝玉俊秀聪颖,只要给他机会假以时日,又怎么会比不上林家那位小侯爷呢?/p
贾政和王夫人虽商量着将贾宝玉从园子里移出来了,但夫妻两个心里还是很忐忑的,生怕贾母知道了会怪罪他们苛待宝玉。/p
如今听贾母松了口,夫妻俩都暗暗松了一口气。/p
一时贾母累了,就叫人都散去,她要在榻上歇着养一养精神。/p
贾政还有事情要忙,就往书房去了,邢夫人自去回她自己的住处。王夫人却不得闲,还得往议事堂去处理府里的事务。/p
王熙凤骤然被抓走,府里跟着就『乱』了两天,一开始贴身伺候王熙凤的平儿还被请去协助调查了两天,过后才被放回来,平儿倒是没受什么伤,就是人的精神不太好,眼睛都哭肿了。/p
她虽是王熙凤的贴身丫鬟,许多事情她都知情,可到底是个服侍人的,主子的事情她做不得主,况王熙凤在外头做的事情她都不曾参与过,经手王熙凤那些事情的是外头的几个管事媳『妇』,平儿无罪,也就给放回来了。/p
但府里『乱』糟糟的,王夫人也没时间容平儿整理心情,直接叫了平儿到跟前,并着自己跟前的几个陪房丫鬟媳『妇』们还有王熙凤从前得用的几个人,将府里的事情理顺了些。/p
因王熙凤被抓,王家出事儿,府里为此议论纷纷人心惶惶,王夫人代管家事的这几日,底下人都有些不大服管,但还好有平儿及探春帮衬,到底还是勉强熬过去了。/p
王夫人心里担忧兄弟子侄受苦,又怨愤他们一个个的不做好事,成日忧愁,整个人都憔悴了一大圈,薛姨妈『性』子比她软多了,又不像她还要帮衬处置家事,成日也是在梨香院里长吁短叹淌眼抹泪的,若非有个薛宝钗从旁温柔解劝,只怕就要把自己哭死了。/p
贾政素来不管家务,贾母虽让他们夫妻两个一块儿斟酌府里该由谁来管家的事,但贾政没心思管这个,为了王家的事还有王熙凤的事情,荣国府在外头的名声也不大好了,他每日忙着部务还要想法子解决外头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这也没个得闲的时候,索『性』一股脑将这事儿交给了王夫人,让她自己斟酌好了人选,到时候与他说一声就可。/p
王夫人倒是看中了探春的理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254753/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25475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47章)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沉琴绝酒谢谢您的支持!!